[实用新型]一种投放器焊接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3818.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0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郅清华;刘永峰;刘智力;张凌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昌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丰毅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放 焊接 定位 结构 | ||
一种投放器焊接定位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上均设置有圆形定位结构和矩形定位结构,其中,上壳的外壁上间隔成型有定位盲孔和第一定位盲槽,所述定位盲孔为圆形,并位于喷淋流道A与主洗流道A之间,第一定位盲槽为矩形,在上壳的长度方向远离定位盲孔设置;下壳上成型有用于安装单向阀的安装孔,安装孔靠近喷淋流道B与主洗流道B设置,安装孔朝向外壁的外缘成型有圆环形定位凸沿,下壳的外壁在非流道区域还成型有第二定位盲槽,所述定位盲槽为矩形,并在下壳的长度方向远离定位凸沿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与下壳上同时设置圆形定位结构和矩形定位结构,通过两种定位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投放器的焊接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放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放器焊接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投放器多由上壳与下壳焊接而成,上壳与下壳的内壁上成型有多条槽型流道,相对应的槽型流道通过焊接形成密闭流道,上壳与下壳的焊接定位精度直接影响流道的气密性,现有技术中,上壳与下壳通过焊接工装定位焊接时,多采用圆孔定位和边线定位,但是上壳和下壳为注塑成型的塑胶件,边线易产生毛边且变形量大,圆孔定位,虽然易操作,但是上壳、下壳易沿定位盲孔的周向产生错位,定位精度不高,造成焊接错位或漏气,焊接次品率高,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投放器上壳和下壳焊接定位精度不高,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提供一种焊接器焊接定位结构,通过对定位结构的改进提高投放器上壳与下壳的焊接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投放器焊接定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上均设置有圆形定位结构和矩形定位结构,其中上壳的外壁上间隔成型有定位盲孔和第一定位盲槽,所述定位盲孔为圆形,并位于喷淋流道A与主洗流道A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盲槽为矩形,位于非流道区域,并在上壳的长度方向远离定位盲孔设置;下壳上成型有用于安装单向阀的安装孔,安装孔靠近喷淋流道B与主洗流道B设置,安装孔朝向外壁的外缘成型有圆环形定位凸沿,下壳的外壁在非流道区域还成型有第二定位盲槽,所述定位盲槽为矩形,并在下壳的长度方向远离定位凸沿设置。
上壳和下壳上均设置有圆形定位结构和矩形定位结构,圆形定位结构为定位盲孔和定位凸沿,圆形定位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快速与焊接工装配合,定位方便,矩形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盲孔和第二定位盲孔,矩形定位结构能够限制上壳和下壳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对圆形定位的定位效果做进一步加强,避免上壳和下壳沿圆形定位结构的周向产生错位,保证焊接定位精度;定位结构均设置在非流道区域,不影响投放器结构及流道气密性,圆形定位结构均靠近两条重要流道口设置,以保证流道焊接精度,且矩形定位结构远离圆形定位结构设置,以保证上壳和下壳整体的定位精度;定位凸沿形成于安装单向阀的安装孔处,充分利用下壳现有结构进行定位;所有的定位结构均设置于非功能区域,不影响投放器的功能及外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盲槽远离上壳的两个侧边居中设置,并位于第一冲洗区域与第二冲洗区域之间。第一定位盲槽居中设置,位于上壳变形量较小的位置,以保证上壳的定位精度,且第一定位盲槽位于第一冲洗区域与第二冲洗区域之间,从而使定位盲孔与第一定位盲槽分别靠近流道的起始两端设置,有效提高了流道的焊接精度,保证了流道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盲槽远离下壳的两个侧边居中设置,并位于第一冲洗花洒与第二冲洗花洒之间。第二定位盲槽居中设置,位于下壳变形量较小的位置,以保证下壳的定位精度,且第二定位盲槽位于第一冲洗花洒与第二冲洗花洒之间,从而使定位凸沿与第二定位盲槽分别靠近流道的起始两端设置,有效提高了流道的焊接精度,保证了流道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盲槽与上壳一体注塑成型,相对于上壳外壁下凹设置,并在上壳的内壁形成第一矩形凸台,第一定位盲槽的槽壁厚与上壳的壁厚一致。第一定位盲槽采用上述结构,不会影响上壳的结构强度,且其材料及壁厚均与上壳保持一致,能够避免上壳产生局部变形,从而保证上壳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昌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昌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3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感应灯
- 下一篇:一种无液氦超导磁体线圈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