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泥土钢结构防护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71199.3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金盾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3;E04F13/21;E04F13/22;E04H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土 钢结构 防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泥土钢结构防护设备,包括通过爆炸螺丝固定安装在混泥土钢结构支撑柱表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筒的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盖,所述固定筒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溢流控制阀,所述溢流控制阀的连接口通过管道与固定筒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固定筒和活塞杆结构进行固定支撑金属内框架,固定筒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孔腔,在密封孔腔的内部填充流动的液体,既能够保证整体支撑强度,又能够通过设置的溢流控制阀排出液体,进行缓冲,避从而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泥土钢结构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筋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高楼建筑中钢筋混泥土结构是非常普遍的,也是楼层的主要支撑结构,对于在底层的楼层的承重支撑柱更加关键,一旦受到剧烈撞击将会影响整座楼的结构稳定性。
传统的楼层间混泥土钢结构的承重支撑柱均没有设置必要的保护措施,容易受到外界的撞击,特别是一些车库里面的承重支柱,受到撞击后会对整座楼都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泥土钢结构防护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泥土钢结构防护设备,包括通过爆炸螺丝固定安装在混泥土钢结构支撑柱表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筒的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盖,所述固定筒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溢流控制阀,所述溢流控制阀的连接口通过管道与固定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活塞,所述固定活塞的一端且位于固定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内框架,所述金属内框架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保护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座环形固定安装在混泥土钢结构支撑柱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第一固定板和固定活塞之间组成一个密封孔腔,所述密封孔腔的内部填充有流动的液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金属内框架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金属内框架之间竖直排布,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件由两组环状的圆筒和介于两组环筒之间的连接板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金属内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通过螺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保护层的材料采用环状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混泥土钢结构防护设备,通过采用固定筒和活塞杆结构进行固定支撑金属内框架,固定筒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孔腔,在密封孔腔的内部填充流动的液体,既能够保证整体支撑强度,当金属内框架受到剧烈的撞击的时候,又能够通过设置的溢流控制阀排出液体,进行缓冲,避免直接把剧烈的撞击作用于混泥土钢结构的支撑柱上,从而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金盾人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金盾人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1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