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0432.6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群;朱玉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群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通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储液腔,保护外壳的上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外壳卡接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卡接连接有第一涡轮片,保护外壳内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废液腔,保护外壳的上端且位于废液腔的上端螺钉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外壳卡接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涡轮片和第二涡轮片转动,完成药液的注射工作和废液的回收工作,从而大大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通过电机带动第三涡轮片转动,有效的防止预备间内部的液体倒流进入储液腔的内部,污染储液腔内部的药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装置。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一种不是病的高发病,就是肛门内一段大便干硬粗大,不便排出,给便秘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一般治疗便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注射管向病人肛门内部注入药液以达到通便的效果,然而市面上各种的通便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341971U所公开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装置,其虽然便于将患者内的便液排出,提高通便效率,但是并未解决现有通便装置仍需要人工完成药液的注射工作和废液的回收工作,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不能防止预备间内部的液体倒流进入储液腔的内部,污染储液腔内部的药液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装置,以解决现有通便装置仍需要人工完成药液的注射工作和废液的回收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储液腔,所述保护外壳的上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外壳卡接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卡接连接有第一涡轮片,所述保护外壳内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废液腔,所述保护外壳的上端且位于废液腔的上端螺钉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外壳卡接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卡接连接有第二涡轮片,所述第二涡轮片的下端焊接连接有连通管,所述保护外壳的下端焊接连接有通便管,所述通便管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传液腔,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侧且位于传液腔的内部卡接连接有第三涡轮片。
优选的,所述通便管的内部且位于传液腔的外侧开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的周侧开设有出药口。
优选的,所述通便管内部的下端开设有预备间,所述预备间的周侧开设有进液口。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外侧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两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手提把手。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一侧贯穿保护外壳通过焊接连接有进药管。
优选的,所述废液腔的一侧贯穿保护外壳通过焊接连接有出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涡轮片和第二涡轮片转动,完成药液的注射工作和废液的回收工作,从而大大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第三涡轮片转动,从而有效的防止预备间内部的液体倒流进入储液腔的内部,污染储液腔内部的药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切图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切图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便管的局部剖切大样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群,未经陈彦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0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