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杯托夹持结构及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0400.6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漠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结构 车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托夹持结构及车门。该夹持结构可以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至所述车门杂物斗,夹臂,所述夹臂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在初始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转动,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夹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夹臂连接,所述复位装置能够使所述夹臂在未受力时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复位装置带动夹臂对放置于车门内饰护板与车门杂物斗之间的水杯或者饮料瓶进行夹持,从而避免了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放置于车门内饰护板与车门杂物斗之间的水杯或者饮料瓶晃动,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水杯或者饮料瓶不会与车门内饰护板发生磕碰,从而避免了因磕碰而产生的异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杯托夹持结构及车门。
背景技术
汽车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汽车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消费需求比重逐渐增大,消费者对车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使用舒适性方面。车内的各种异响会给驾乘车辆的人员造成各种困扰,影响他们的使用感受。
车内储物功能是消费者对乘用车又一项很在意的内容,车内储物空间的数量和使用效果对消费者的使用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杯托。
目前乘用车的内饰门护板上一般都带有放置饮料瓶、水杯的杯托结构,但是不带夹持机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因为路面颠簸、振动传递等因素造成饮料瓶、水杯等容器的晃动并与门护板磕碰撞击形成异响,给车内成员带来不适。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杯托夹持结构及车门,实现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少放置于内饰门护板处的饮料瓶或水杯的晃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杯托夹持结构,所述杯托夹持结构用于设置在车门内饰护板与车门杂物斗之间,所述杯托夹持结构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至所述车门杂物斗;
夹臂,所述夹臂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在初始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转动;
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夹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夹臂连接,所述复位装置能够使所述夹臂在未受力时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的一对第一连接片;
所述夹臂包括第二支撑板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的一对第二连接片;
所述铰接件为销轴,所述一对第一连接片和所述一对第二连接片通过所述销轴相铰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复位装置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销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夹臂朝向所述车门内饰护板的一侧设有凹槽。
可选的,所述凹槽为圆柱形。
可选的,所述杯托夹持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门杂物斗上。
可选的,所述杯托夹持结构与所述车门杂物斗滑动连接。
可选的,当所述夹臂位于所述夹紧位置时,所述夹臂与所述车门内饰护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水杯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车门,包括:
车门内饰护板;
车门杂物斗,所述车门杂物斗与所述车门内饰护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0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