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动伺服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7599.7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荣泰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1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种 工作 模式 电动 伺服 制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动伺服制动装置,具体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部设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于转动盘顶部,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箱体内腔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外部设有两个螺纹板,两个所述螺纹板均与转动杆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螺纹板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动机构的设计,可通过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同时对转动盘进行制动,不但提高了对转动盘的制动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管路布置复杂,容易出现因泄漏造成的制动故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动伺服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装置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只有保证了汽车具有良好、稳定的制动性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汽车的动力性能,我国每年因车辆故障引起的交通事故中,有50%以上是因为制动系统故障造成的,因而保障汽车制动装置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汽车制动装置一般包括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现有的行车制动装置为液压驱动或气压驱动,通过从发动机处取力,带动液压泵或气泵,产生压力介质,通过管路将压力介质输送到需要制动作动的位置,最后通过液压缸或气泵转换成直线运动,由于采用液压或气压传动,传统制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效率不高,管路布置复杂,容易出现因泄漏造成的制动故障。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动伺服制动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动伺服制动装置,通过制动机构的设计,可通过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同时对转动盘进行制动,不但提高了对转动盘的制动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管路布置复杂,容易出现因泄漏造成的制动故障的问题,以解决由于采用液压或气压传动,传统制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效率不高,管路布置复杂,容易出现因泄漏造成的制动故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动伺服制动装置,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部设有制动机构;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于转动盘顶部,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箱体内腔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外部设有两个螺纹板,两个所述螺纹板均与转动杆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螺纹板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螺纹板底部均延伸出滑槽底部,两个所述螺纹板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一刹车片,两个所述第一刹车片分别设于转动盘两侧并与转动盘两侧相接触,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箱体并延伸出箱体底部,所述螺纹杆与箱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外部设有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均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横板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转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截面形状设为圆形,两个所述螺纹板内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刹车片,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延伸入两个第二刹车片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刹车片截面形状形成圆形。
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一端与转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杆截面形状设为六边形。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板内侧均固定设有第三刹车片,两个所述第三刹车片截面形状形成六边形,所述衔接杆另一端延伸入两个第三刹车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截面形状谁为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荣泰车业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荣泰车业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7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