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既有基础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5381.8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1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亮;黄智鹏;张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基础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有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既有基础、加固既有基础的加固件及为既有基础提供支撑力的支撑部,所述既有基础包括支柱和固定连接于支柱侧面的横梁,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支柱与所述横梁的夹角处,所述支撑部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件,所述支撑部底部支撑于地面。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加固工作的便捷性和加固效果稳定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作为支撑建筑的基础,对其结构强度要求高,一些既有的支撑基础在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例如长期的风蚀、雨水侵蚀以及意外的撞击等等,其结构强度不断下降,对于既有的支撑基础强度已经严重降低但还在使用中的建筑,需要对其既有的支撑基础进行加固保障其安全性。
例如,公告号为CN2085780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既有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基础、新增基础、新增纵筋及箍筋,其通过在既有基础表面修筑新增基础来加固既有基础,并通过在新增基础内设置新增纵筋及焊接在新增纵筋上的箍筋来进一步提高加固效果。
上述技术中通过新增混凝土基础并增加新增纵筋及箍筋,其操作不便,加固作业量较大,且新增基础自身对既有基础的负担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基础加固结构,旨在通过钢结构加固既有基础,提高加固工作的便捷性和加固效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既有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既有基础、加固既有基础的加固件及为既有基础提供支撑力的支撑部,所述既有基础包括支柱和固定连接于支柱侧面的横梁,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支柱与所述横梁的夹角处,所述支撑部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件,所述支撑部底部支撑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固定于支柱与横梁的夹角处,支柱与横梁连接处受到加固件的加固作用,提高支柱与横梁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支撑部贴近支柱设置,支撑部的顶部固定于加固件,支撑部的底部支撑于底面,为支柱分担部分支撑力,使得既有基础更加稳固。通过钢结构对既有基础加固而无需施加混凝土,加固方式更加便捷,且钢结构相对混凝土具有更轻的质量及更强的韧性,加固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件包括两个侧边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及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夹角处的第一加强板,所述加固件的一个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支柱且另一个第一连接板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的一个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支柱且另一个第一连接板横梁,从而加固支柱与横梁的连接,第一加强板使得加固件自身的结构强度更高,进而保障加固件对既有基础加固效果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及支撑件,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于加固件,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于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顶端固定于加固件且底端固定于支撑件,支撑件支撑于底面,横梁对支柱的压力部分经由加固件传导至支撑板,支撑板分担支柱所承受的压力,使得既有基础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撑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撑板形成的夹角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支柱,所述撑板支撑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固定于支柱与地面的形成的夹角处,通过撑板支撑于地面,地面着力面积更大,对既有基础的支撑更加稳定,第二加强板提高支撑件的结构强度,进而保障支撑效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于地面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面固定设置具有弹性的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5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