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封堵结构以及装配式负压房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64772.8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华;王伟;周鹏;张羽;王川;赵思远;陈振明;廖选茂;张浩楠;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E04B2/00;E04B1/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艺涵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封堵 结构 以及 装配式 房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封堵结构以及装配式负压房屋,装配式负压房屋包括墙体和穿屋管道,墙体上开设有供穿屋管道穿过的安装孔,安装孔和穿屋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如上的管线封堵结构,管线封堵结构包括插设于安装孔内的套管、粘贴于套管和墙体上的第一防水胶层、设于第一防水胶层末端的穿墙固定件,以及贴合于墙体外侧面的压条密封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封堵结构,在穿屋管道和安装孔之间设置套管,且套管和墙体之间通过第一防水胶层固定连接,由穿墙固定件将第一防水胶层和若干层的墙体固定连接,加强了墙体在靠近安装孔的区域的层间连接效果,此时能够有效地保证安装孔和穿屋管道之间的密封效果,且加工方式简单用时更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房屋密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封堵结构以及装配式负压房屋。
背景技术
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播,各个地方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临时医院,由于建设临时医院的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临时医院的建设一般都采用装配箱体组合结构。由于新冠病毒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空气、接触等方式传播,临时医院需要按负压隔离病房标准建设,因此对装配箱体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将装配箱体作为病房或手术室等使用,则需要在装配箱体上开设排水口或空调出风口等以满足需要,但是由于装配箱体一般采用金属或塑料等复合板材制成,因此相较于传统医院的混凝土材质,由装配箱体组成的临时医院实现管线连接处密封的难度更大。现有技术中对于装配箱体的密封性一般仅通过多方位打胶或缠绕防水胶带的方式进行密封,由于胶体和防水胶带的粘贴性能可能会逐渐降低,且装配箱体由若干层材料拼接形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层材料与层材料之间可能会存在间隙,可能会导致装配箱体的密封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临时医院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封堵结构以及装配式负压房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箱体的管线连接处密封性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会影响整个临时医院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线封堵结构,应用于装配式负压房屋内,所述装配式负压房屋的墙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有穿屋管道,其包括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套管、粘贴于所述套管和所述墙体上的第一防水胶层、设于所述第一防水胶层末端的穿墙固定件,以及贴合于所述墙体外侧面的压条密封件,所述穿屋管道穿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第一防水胶层由所述套管的内缘延伸至所述墙体的外侧面;所述穿墙固定件由所述墙体的外侧穿过所述第一防水胶层和所述墙体插入至所述墙体的内侧;所述压条密封件贴合密封于所述穿墙固定件上,且所述压条密封件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穿墙固定件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粘贴于所述墙体外侧面上的第二防水胶层,所述第二防水胶层由所述第一防水胶层的末端朝向远离所述套管的一侧延伸,所述穿墙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防水胶层和所述第二防水胶层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压条密封件的两侧均具有延伸固定段,两侧的所述延伸固定段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水胶层和所述第二防水胶层上。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墙体外侧的所述套管凸出于所述墙体;凸出于所述墙体外侧的所述套管端部还包覆有第三防水胶层,所述第三防水胶层包覆于所述第一防水胶层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水胶层位于所述套管内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防水胶层位于所述套管内侧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内侧设有防偏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胶层和所述第三防水胶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防偏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隔汽层,所述第一隔汽层由所述套管的内缘或所述套管和所述墙体的连接处延伸至所述墙体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负压房屋,包括墙体和穿屋管道,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穿屋管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穿屋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如上所述的管线封堵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4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蒸气冷凝回收设备
- 下一篇:蒸片传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