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的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3086.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胡长明;魏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G02B6/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沈燕;高娇阳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光纤 旋转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的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芯部,芯部包括旋转端出线组件、固定端出线组件、传动机构和棱镜组件;旋转端出线组件、固定端出线组件分别安装在传动机构的两端,传动机构包括内轴,棱镜组件安装在传动机构的内轴中;棱镜组件包括异形道威棱镜和棱镜套筒,异形道威棱镜安装在棱镜套筒中;异形道威棱镜包括两侧相对的射入面和射出面,射入面和射出面的延伸线构成90°夹角,射入面和射出面之间的底部为水平的折射面,折射面的上侧为一个圆柱状的非工作面,两侧为光的射入面和射出面为工作面,光从一侧的射入面射入,在底部折射面折射后,从相对的另一侧的射出面射出;异形道威棱镜的圆柱状的非工作面、棱镜套筒和内轴同轴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旋转连接器(FORJ:Fiber Optic Rotary Joint)又称光纤滑环,光纤旋转接头,光铰链等,其作用是解决相对的旋转部件间光信号的传输问题,即保证光信号的传输不因为旋转而中断。与传统的电连接器相比,光纤旋转连接器有以下优点:使用光进行信号传输,无电磁泄漏,保密性好,抗电磁干扰;无接触传输,无磨损,寿命长,可达500万转。无摩擦,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使用;传输带宽远远大于电连接器,与波分复用器配合使用,更可以成倍提高带宽;允许转速高,最高可达上万转每分钟。光纤旋转连接器可实现光信号从固定部分到转动部分间的360°旋转传输。
光纤旋转连接器按照通道数可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多通道。多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传输信号的容量大,可以实现双向传输,不过它体积较大,结构相对复杂。在现有技术中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实现方法,采用道威棱镜的光传输原理,利用相应的传动机构来实现2∶1 的转速比,但随着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广泛应用,一些小型化雷达、机载设备、机器人、智能制造等行业对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的体积和重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一些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普遍尺寸及重量偏大,无法满足小型化设备的需要,因此小型轻量的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小型化的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解决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不能满足某些小型化设备对尺寸及重量需求及其严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化的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芯部,所述芯部包括旋转端出线组件、固定端出线组件、传动机构和棱镜组件;所述旋转端出线组件、固定端出线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轴,所述棱镜组件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内轴中;所述棱镜组件包括异形道威棱镜和棱镜套筒,所述异形道威棱镜安装在棱镜套筒中;所述异形道威棱镜包括两侧相对的射入面和射出面,所述射入面和射出面的延伸线构成90°夹角,所述射入面和射出面之间的底部为水平的折射面,所述折射面的上侧为一个圆柱状的非工作面,两侧为光的射入面和射出面为工作面,光从一侧的射入面射入,在底部折射面折射后,从相对的另一侧的射出面射出;所述异形道威棱镜的圆柱状的非工作面、棱镜套筒和内轴同轴心。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左侧轴承端盖、左侧螺母、左侧轴承、左侧挡圈、左侧锥齿轮、小锥齿轮、小轴承、螺钉、小齿轮轴、内轴、右侧锥齿轮、右侧挡圈、右侧轴承、右侧螺母、右侧轴承端盖;所述内轴横向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中心;所述内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旋转端出线组件和固定端出线组件;所述左侧轴承包括2个,安装在内轴和左侧锥齿轮之间,2个左侧轴承之间通过左侧挡圈隔开,再通过左侧螺母并紧间隙,左侧轴承端盖设置在左侧轴承的左侧;所述右侧轴承包括2个,安装在内轴和右侧锥齿轮之间,2个右侧轴承之间通过右侧挡圈隔开,再通过右侧螺母并紧间隙,右侧轴承端盖设置在右侧轴承的右侧;所述小锥齿轮和小轴承的外圈连,小轴承的内圈装在小齿轮轴上,并通过螺钉限位,小齿轮轴通过过盈配合装到内轴的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锥齿轮和右侧锥齿轮为对称设置的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的齿数比为3∶1,模数为0.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3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瓶生产用毛刷辊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