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阻尼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1582.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8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文波;李超;张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4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吴凡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阻尼减振器,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不同工况下阻尼值不能变化的问题。本变阻尼减振器包括活塞缸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塞缸内的活塞,活塞缸内设有阻尼调整棒,活塞上沿其滑动方向贯穿设置有与阻尼调整棒相配合的通孔,阻尼调整棒穿过通孔,阻尼调整棒上具有至少一段调节部,调节部的横截面积小于阻尼调整棒其他部位的横截面积,当活塞移动至调节部处时通孔与阻尼调整棒之间形成出油间隙。本变阻尼减振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涉及减振器,尤其涉及变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尤其是悬架系统中的减振器是车辆的重要部分,减振器相当于是一种振动元件,它能够有效地衰减车辆的振动,提高车辆驾驶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其中又以液压式减振器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传统的液压式减振器在出厂后其阻尼值都是恒定的,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无法改变阻尼值,而车辆对减振器阻尼强弱的要求会随负载、道路状况、车速等形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就会导致车辆无法在各工况下一直保持最佳性能。
为了使减振器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阻尼值来保证车辆的最佳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有一种是在活塞上增加控制装置来改变减振油液的粘度,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0298.6所公开的微型汽车磁流变智能减振器,它通过改变通电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减振油液的粘度,从而使减振器的阻尼值改变;还有一种方式是在活塞缸的内壁上开设泄油用的槽,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11043451.9所公开的汽车自动可变阻尼减振器,该专利在活塞缸的内壁开设有纵向的卸荷槽,当活塞根据当前载重工况移动到卸荷槽位置时,油液可从卸荷槽流过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值。
由于活塞截面积较大,现有的减振器都必须在活塞外侧设置密封圈与活塞缸内壁相配合来保证密封,当采用上述第三种方案实现变阻尼时,卸荷槽与活塞缸内壁连接处会自然形成尖角,活塞从卸荷槽处滑过时尖角处会对密封圈进行切割,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就会被划破而造成阻尼作用失效,而且在活塞缸内壁加工卸荷槽对于工艺要求也比较高。为此,尽管第二种方案有着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以及成本较低的优势,但考虑到其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多采用的还是第一种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阻尼减振器,解决了不同工况下阻尼值不能变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变阻尼减振器,包括活塞缸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塞缸内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缸内设有阻尼调整棒,活塞上沿其滑动方向贯穿设置有与阻尼调整棒相配合的通孔,阻尼调整棒穿过通孔,阻尼调整棒上具有至少一段调节部,所述的调节部的横截面积小于阻尼调整棒其他部位的横截面积,当活塞移动至调节部处时通孔与阻尼调整棒之间形成出油间隙。
活塞将活塞缸分隔为两个腔室,阻尼调整棒固定在活塞缸内,活塞根据车辆当前工况会相对于阻尼调整棒产生运动。正常情况下,活塞上的通孔与阻尼调整棒相配合保证两个腔室之间没有能够形成使阻尼值产生变化的泄油现象。当活塞运动至调节部处时,由于调节部的横截面积小于阻尼调整棒其他部位的横截面,使得活塞的通孔与调节部所在的阻尼调整棒之间能够形成较为明显的出油间隙,从而在两个腔室之间产生泄油现象而达到卸荷的目的,这样一来减振器的阻尼值就会相应地产生变化,从而确保车辆的性能处于最优状态。
并且区别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解决方式,本变阻尼减振器通过使阻尼调整棒横截面积变小的方式来实现阻尼值的变化,使得减振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对于加工工艺来说也是更加地简单。
在上述的变阻尼减振器中,所述的阻尼调整棒外壁上设有泄油槽,调节部为泄油槽所在处。
通过泄油槽的设置,使得阻尼调整棒上正好能够形成横截面积减小的调节部,以实现阻尼值的自动变化。而且,槽的形式对于加工来说变得更加简单和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台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1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风机的进出风装置
- 下一篇:自动打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