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9602.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4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马钊;张猛;孙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柯宏达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构件 及其 连接 结构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构件及连接结构,预制墙构件包括墙主体以及凸起部。墙主体包括墙叶板和增强件,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墙叶板内;凸起部设置于墙叶板的至少一个侧面,凸起部的端部形成支撑平面。本公开的预制墙构件不需要增加底部模板,节省现场支设模板工作量,效率高。可在本层叠合楼板现浇混凝土浇筑前吊装上层预制墙构件,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保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但是现有预制构件,例如预制墙体构件,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吊装困难、装配复杂、需要大量人工和时间进行调整,费时费力。例如,现有的预制墙结构,在预制墙构件的竖向连接(与预制楼板的水平接缝)处,预制墙构件底部需要预留叠合楼板的现浇段,该种连接结构形式虽然质量可控、效果可视,但是预制墙构件吊装就位后需要增加底部模板,增加工地现场工作量,浪费人工、降低效率,且为了避免上层预制墙板的自重对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的影响,上层预制墙板必须待本层叠合楼板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吊装,施工流水被打断,增加工程建设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预制墙构件,包括:
墙主体,所述墙主体包括墙叶板和增强件,所述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墙叶板内;
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墙叶板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凸起部的端部形成支撑平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墙主体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形成间隔腔体;
所述增强件包括第一增强件、第二增强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第一叶板内,所述第二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第二叶板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
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叶板或所述第二叶板的至少一个侧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凸起部内埋设有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墙叶板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构件包括纵筋和横筋,所述纵筋和所述横筋连接,所述纵筋从所述凸起部内延伸至所述墙主体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纵筋与所述横筋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叶板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叶板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第一加强构件,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第二加强构件,所述第一加强构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叶板内,所述第二加强构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叶板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进一步包括拉筋,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预制墙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
水平单元;
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墙构件,所述预制墙构件至少包括两组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支撑在所述水平单元上,使所述墙主体与所述水平单元之间形成间隙;
现浇混凝土,连接所述水平单元与所述预制墙构件;
水平单元钢筋,设置在所述现浇混凝土中,且通过所述间隙从所述预制墙构件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革生产用喷水软化装置
- 下一篇:具有水泵控制组件的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