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式合成革生产线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9345.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盛合成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年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吴小波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合成革 生产线 反应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式合成革生产线用反应釜,它涉及合成革生产设备领域。它包含釜体、搅拌机构、维修门体,釜体内部设置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电动机、搅拌轴、搅拌桨、刮板构成,搅拌轴固定连接在电动机下方,搅拌轴侧壁焊接固定搅拌桨,搅拌桨外壁焊接固定若干尖齿,刮板与搅拌桨尾端焊接固定,釜体前侧铰接固定维修门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本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便于清洗、不造成资源浪费、搅拌均匀度高等优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维护工作量小,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式合成革生产线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成革是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配料,在配料过程中,需将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然后通过反应釜的搅拌桨搅拌均匀配置成所需的合成革原料。由于原料比较粘稠,常常残留在反应釜内壁上,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原料比较粘稠,附着在搅拌装置上,容易使搅拌装置转动困难。现有的合成革生产线用反应釜还存在不便清洗的缺点,维护工作量较大,同时搅拌均匀度差,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式合成革生产线用反应釜,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便于清洗、不造成资源浪费、搅拌均匀度高等优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维护工作量小,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釜体、搅拌机构、维修门体,釜体内部设置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电动机、搅拌轴、搅拌桨、刮板构成,搅拌轴固定连接在电动机下方,搅拌轴侧壁焊接固定搅拌桨,搅拌桨外壁焊接固定若干尖齿,刮板与搅拌桨尾端焊接固定,釜体前侧铰接固定维修门体。
所述的釜体上插接固定温度计。
所述的釜体上部外壁焊接固定进料斗,釜体底部外壁焊接固定出料管,且出料管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
所述的釜体的底部外壁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支架。
所述的刮板为“U”形刮板,且刮板与釜体内壁相贴合。
所述的维修门体与釜体连接处粘接固定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较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维修门体的设置便于对反应釜进行清洗,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刮板可以对反应釜内壁上的原料进行刮除,避免原料残留在反应釜内壁上而造成资源浪费;尖齿的设置便于对内壁反应原料进行切割,使大块原料被破碎,提高了搅拌的均匀度,避免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釜体1、温度计11、进料斗12、出料管13、支架14、搅拌机构2、电动机21、搅拌轴22、搅拌桨23、尖齿231、刮板24、维修门体 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盛合成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盛合成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