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艾绒的温针灸安放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9335.7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伟;陈波;司原成;吴高鑫;康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二伟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艾绒 针灸 安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艾绒的温针灸安放架,属于针灸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温针;温针的针柄部位可拆卸地插装在支撑套管的内管腔中,支撑套管的一端封口,且在支撑套管另一端的外侧壁上沿支撑套管的径向设置有载物盘;在载物盘上顶端面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个辅助连杆;辅助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顶盘上;所述顶盘与支撑套管的封口端正对设置,且顶盘端平面的面积大小小于载物盘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当前在使用艾绒进行温针灸的过程中艾绒经过燃烧容易下落对患者皮肤造成烧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艾绒的温针灸安放架。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灸治疗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主要治疗原理是在施针的同时使用针尾端的艾点燃,将艾燃烧获得的热量由针转入患者的体内,从而起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虽然目前有使用艾条作为燃烧对象的温针技术,但由于艾条本身质量和密度,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相较艾绒存在一定的差别,故而目前的温针灸在结构上大多沿袭古法,在需要进行针灸的时候手工将艾绒搓团捻于针柄端部,待施针后才点燃以进行治疗,但无论使用艾绒还是艾条都存在着在艾绒燃烧后容易落下艾灰从而对患者的皮肤造成烧伤的问题,而在使用艾绒时由于治疗的需要不宜将艾绒挤压过紧,所以艾绒燃烧时产生的艾灰更有可能会向下掉落,这是目前所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艾绒的温针灸安放架,以解决当前在使用艾绒进行温针灸的过程中艾绒经过燃烧容易下落对患者皮肤造成烧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艾绒的温针灸安放架,它包括温针;温针的针柄部位可拆卸地插装在支撑套管的内管腔中,支撑套管的一端封口,且在支撑套管另一端的外侧壁上沿支撑套管的径向设置有载物盘;在载物盘上顶端面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个辅助连杆;辅助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顶盘上;所述顶盘与支撑套管的封口端正对设置,且顶盘端平面的面积大小小于载物盘的大小。
优选的,支撑套管的封口端与顶盘的下底端面相贴合设置,且支撑套管的内管腔的长度不低于载物盘与顶盘之间的距离大小。
进一步的,支撑套管的封口端和开口端分别设置在顶盘及载物盘的中部;支撑套管、顶盘和载物盘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载物盘为一个曲率中心在朝向顶盘一侧的弧形凹面结构,支撑套管穿过载物盘的中心部位进行设置。
优选的,辅助连杆的数目不低于三根,且以支撑套管的轴线为对称轴均匀地分布在顶盘和载物盘之间。
进一步的,在载物盘上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辅助连杆之间的位置处还可拆卸地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大小及位置与相邻两个辅助连杆之间所围成的平面相对。
进一步的,在相邻的两个辅助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卡环;转动板的下底部穿过所述限位卡环可转动地安装在载物盘上。
进一步的,在转动板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条;且在顶盘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相配合的条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从顶盘的外周侧指向顶盘的中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艾绒燃烧进行温针灸的环境要求设计了一种安放架,其使用了大小与温针相匹配且具有导热效果的套管作为主支撑对温针进行了安装,同时在套管的外周侧通过设置载物盘,并进一步设置辅助连杆和顶盘形成了一个框架结构,使艾绒能够放置在载物盘上,并使医护人员使用手将框架内的艾绒捏团,这种框架类的结构除了可以通过底部载物盘避免艾绒燃烧后的艾灰直接落到患者皮肤上之造成烧伤外,相较于其他收纳艾绒或艾条的结构,在体积和质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加工成本也相对低廉,便于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未装转动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二伟,未经张二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