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9172.2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9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强;胡兆明;陈志通;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双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3 |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港口机械 走轮模锻 锻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锻模和下锻模,上锻模包括上端模、上侧模和上型模,下锻模包括与上锻模对应设置的下端模、下侧模和下型模。上端模和上型模滑动连接、下端模和下型模滑动连接,上侧模与上端模滑动连接、与上型模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下侧模与下端模滑动连接、与下型模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上端模两端设有上销槽、下端模两端设有下销槽,上端模和下端模上设有用于滑动的滑槽,上侧模、上型模、下侧模和下型模上设有与滑槽适配用于滑动的凸块。采用多种结构变化的上侧模、下侧模、上型模和下型模,使整个模膛实现简单的模块替换,以代替多槽锻模,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模具,尤其是一种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
背景技术
单模锻模设计简单,模块尺寸小,制造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是在大批量生产中受原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低等综合因素的限制,适应性较差。
多槽锻模具有生产效率高、锻件质量好等优点,适用于形状复杂、生产批量大的锻件生产,但是需要较大的空间用于分布终锻模槽、预锻模槽、制坯模槽等多个模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模锻模适应性较差、多槽锻模需要空间大,单模锻模和多槽锻模都不能同时满足港口机械行车车轮模锻的需求,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模锻模和多槽锻模相结合的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锻模和下锻模,所述的上锻模包括上端模、上侧模和上型模,所述的下锻模包括与上锻模对应设置的下端模、下侧模和下型模。所述的上端模和上型模滑动连接、下端模和下型模滑动连接,所述的上侧模与上端模滑动连接、与上型模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下侧模与下端模滑动连接、与下型模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端模两端设有上销槽、下端模两端设有下销槽。上端模和下端模上设有用于滑动的滑槽,上侧模、上型模、下侧模和下型模上设有与滑槽适配用于滑动的凸块,通过与上端模滑动连接的上侧模和上型模、与下端模滑动连接的下侧模和下型模,采用上端模两端的上销槽和下端模两端的下销槽整体固定,使整个模膛实现简单的模块替换,以代替多槽锻模的终锻模槽、预锻模槽、制坯模槽等多个模槽,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
还包括轮轴芯模和转轴芯模,所述的转轴芯模设置于凸型结构的凸起部分上,所述的轮轴芯模和转轴芯模包括两组,且分别与上型模、下型模对应连接。通过设置轮轴芯模和转轴芯模作为终锻模槽,进一步满足港口机械走轮的造型需求。
所述的凹型结构中靠近转轴芯模的凹陷部分侧边与水平面存在夹角α,且α为6°。满足成型后的车轮踏面的硬度要求,存在6°的夹角,经过测试此角度下港口机械走轮承载能力达到最大化。
所述的轮轴芯模和转轴芯模的端部与上侧模和下侧模的端部在成型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成型时,使整个模膛最大程度受力均匀,以进一步满足港口机械走轮的抗冲击性能、抗开裂性能、耐磨性、抗接触疲劳的性能以及承载能力达到标准,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的工作原理是:制坯模槽采用上侧模、下侧模、上型模和下型模形成剖面为椭圆形的模膛,预锻模槽更换上侧模、下侧模、上型模和下型模形成剖面为类操场跑道的模膛,终锻模槽再更换上侧模、下侧模、上型模和下型模形成最终的模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港口机械走轮模锻锻模,通过与上端模滑动连接的上侧模和上型模、与下端模滑动连接的下侧模和下型模,采用上端模两端的上销槽和下端模两端的下销槽整体固定,使整个模膛实现简单的模块替换,采用多种结构变化的上侧模、下侧模、上型模和下型模,以代替多槽锻模的终锻模槽、预锻模槽、制坯模槽等多个模槽,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轮轴芯模和转轴芯模的端部与上侧模和下侧模的端部在成型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整个模膛最大程度受力均匀,使港口机械走轮的抗冲击性能、抗开裂性能、耐磨性、抗接触疲劳的性能以及承载能力达到标准,满足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双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双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拉丝模具用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积金刚石涂层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