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中药熬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8812.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1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勋宗;张艳龙;李明君;卫启哲;赵祥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01D2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中药 熬煮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中药熬煮锅,包括外壳、电加热盘、滤筒、锅体和盖子,外壳侧面及底部有散热孔,最下面有4个外壳支架,外壳里面是锅体,锅体上装有液位传感器,锅体下部有出水管,管口处设有过滤网,锅体下面有电加热盘,电加热盘下面有3个支架,锅体里面有滤筒,滤桶底部及侧面分布有通孔,外壳上面有盖子,盖子上面有透气孔和进水孔,外壳内部装有电路,连接开关、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中药材的自动化熬煮过程,包括:加水、熬煮,过滤,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材的熬煮效率,降低了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熬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中药熬煮锅。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中药都需要熬煮后才能给患者服用,普通的熬药方式,是将中药加入药罐并加水煎煮,煎煮完成后,把药液倒出,过滤药渣,然后再将药渣加水继续煎煮。在这期间,人们必须自己手动加水过滤,还要时时观看防止熬干,不能安心休息,对于生活节奏紧迫的现代人来说,太过于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可以节约时间的一种自动中药熬煮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中药熬煮锅,包括外壳,外壳里面有锅体,锅体底部有电加热盘,锅体里面有滤筒,锅体上装有液位传感器,外壳上面有盖子;外壳内部装有电路,连接开关、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外壳侧面共有12个侧面散热孔,每面4个,对称均匀分布,底部有1个底部散热孔,正面还有一个出水管道通过口,外壳底部有4个外壳支架;锅体下部有出水管,出水管口设有过滤网,出水管设有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滤筒侧面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底部有三个支架,滤筒直接放置在锅体中,可以取出,不与锅体相连;电加热盘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受其控制,底部设有3个电加热盘支架;盖子上设有进水口和透气孔。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盖子;2、透气孔;3、进水口4、外壳;5、锅体;6、电加热盘;7、电加热盘支架;8、侧面散热孔 ;9、出水管;10、出水口开关;11、滤筒;12、出水管通过口;13、外壳支架;14、底部散热孔;15、通孔;16滤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中药熬煮锅,包括外壳(4)里面有锅体(5),锅体(5)下面有电加热盘(6),锅体(5)里面有滤筒(11),锅体(5)上装有液位传感器,外壳(4)上面有盖子(1)。外壳(4)内部装有电路,连接开关、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外壳(4)侧面共有12个侧面散热孔(8),每面4个,对称均匀分布,底部有1个底部散热孔(14),正面还有一个出水管(9)通过口,外壳(4)底部有4个外壳(4)支架,底部散热孔(14)方便清理和维修加热盘。锅体(5)上装有液位传感器,根据液位来控制开关,锅体(5)下部有出水管(9),出水管口设有过滤网,对药液进行二次过滤,防止堵塞管道,出水管(9)设有出水口开关(1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滤筒(11)侧面和底部都有通孔(15),使水能够自由进出,使药物能够被充分熬煮,底部有三个滤筒支架(16),滤筒(11)直接放置在锅体(5)中,可以取出,不与锅体(5)相连,方便倾倒药渣,清洗锅体(5)。电加热盘(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受其控制,底部设有3个电加热盘支架(7),支架有助于散热,减轻对外壳(4)的烘烤,防止因为过热引发过热保护导致设备停机。盖子(1)上设有进水口(3)和透气孔(2),进水口(3)需要外接进水管,进水管上需要外接电磁开关,电磁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受其控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先打开盖子(1),将中药放入滤筒(11),盖上盖子(1),接通电源,在控制器上设置好本次中药熬煮的次数和时间,然后在出水管(9)下方放置盛药碗,就可以做其他的事,等药自动熬好。一般来说,中药煎熬两次,两次时长略有不同。比如本次煎药次数设置两次,第一次时长30分钟,第二次25分钟。设置完成后,控制器开始自动检测各开关是否正常,正常则继续进行,否则打开蜂鸣器报警。正常时,先打开外接的进水管电磁开关开始供水,液位传感器检测液位,达到高度后,关闭电磁开关。接着,给电加热盘(6)供电加热,对中药进行熬煮,外壳(4)上的散热孔有助于散热,避免过热引发过热保护导致控制器对电加热盘(6)断电。在熬煮过程中,沸水带动药渣上下浮动,使其充分熬煮,滤筒(11)上众多的通孔(15)使水能够自由流动,同时通孔(15)可以防止药渣流出。30分钟后,停止加热,控制器打开出水口开关(10)。液体经过管道口滤网的二次过滤,流到盛药碗。液位传感器检测液位下降到最低后,控制器关闭出水口开关(10)。接着打开进水口(3)电磁开关开始供水,液位传感器检测达到指定高度,关闭开关开始加热,25分钟后,停止加热,打开出水口开关(10)流出熬煮完成的药液,关闭开关,整个熬煮完成。等到熬煮锅冷却后,就可以取出滤筒(11),倾倒药渣,清洗锅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8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扁平电缆折弯机
- 下一篇:一种油压侧折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