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8207.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凡;程可文;张均光;唐本升;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5 | 分类号: | H01M50/105;H01M50/188;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一种软包电池,包括卷芯及保护套件,卷芯包括两个隔膜及两个极片,保护套件包括保护壳、密封胶带及两个极耳胶体,各极片上均设置有极耳,两个隔膜与两个极片交错间隔并堆叠设置形成带状的极芯带,极芯带远离极耳的一端用于往极芯带靠近极耳的另一端的方向卷绕,以使带状的极芯带卷绕形成卷芯,如此,使得两个极耳能够位于靠近卷芯的外侧壁的位置处,从而使得两个极耳能够保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短路,而且,即使极耳发生脱落,也能够快速重新焊接,卷芯容置于保护壳内,密封胶体用于密封极耳与保护壳之间的间隙,密封胶带贴覆在极耳与保护壳上,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极耳在与保护壳的连接部位发生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即在液态锂离子电池外层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由于软包电池外包装采用的多是铝塑膜,一旦内部出现问题,软包电池就会出现鼓胀,从电池表面最薄弱的部位鼓开,而不会发生爆炸事故,因此安全性相对较高,此外,软包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要高于方形电池,同样体积的电池,软包电池要比方形电池轻10%-20%左右,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软包电池的可塑性比方形电池更强。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穿戴设备层出不穷,例如电子腕表、运动耳机等等,为了使电子产品更轻便、续航时间更长,各家电子厂商纷纷开发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软包电池,目前常规的软包电池生产工艺,是把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卷绕起来,成为卷绕电芯,然后利用铝塑膜封装卷绕电芯,以形成软包电池;然而,使用常规的软包电池卷绕工艺生产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软包电池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常规的软包电池卷绕工艺,当把极片与隔膜卷绕以制成卷绕电芯时,正、负极耳便会位于卷绕电芯的中间,但是,由于小型软包电池的体积很小,正极耳和负极耳的距离就会过小,甚至,正负极耳会发生接触导致短路;
其次,极耳通常是焊接在极片上,常规的软包电池卷绕工艺,会把极耳卷绕在卷绕电芯的中间,一旦极耳从极片上脱落,无法把极耳直接焊接在卷绕电芯上,最终导致卷绕电芯报废;
最后,常规的软包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极耳被反复翻折,从而导致极耳断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即使电池体积很小,也能够确保正、负极耳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的,而且即使正、负极耳发生脱落,也能够快速重新焊接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极耳发生断裂的软包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软包电池,包括:
卷芯,所述卷芯包括两个隔膜及两个极片,各所述极片上均设置有极耳,各所述隔膜与各所述极片交错间隔并堆叠设置形成带状的极芯带,所述极芯带远离所述极耳的一端用于往所述极芯带靠近所述极耳的另一端的方向卷绕,以使带状的所述极芯带卷绕形成所述卷芯;及
保护套件,所述保护套件包括保护壳、密封胶带及两个极耳胶体,所述卷芯容置于所述保护壳内,两个所述极耳胶体分别一一对应包覆于两个所述极耳上,且两个所述极耳胶体分别与所述保护壳相粘接,所述密封胶带分别贴覆于所述保护壳及所述极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包括铜箔层及两个浆料层,两个所述浆料层分别一一对应贴覆于所述铜箔层的两个侧面上,所述极耳位于所述铜箔层的端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与所述铜箔层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圆角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焊接于所述铜箔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上开设有两个焊接槽,两个所述焊接槽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上还开设有加强通孔,所述加强通孔贯穿所述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8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丝引导装置、防缠结焊丝桶及送丝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