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8117.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调整 装置 芯片 电源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电流确定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电流输出控制信号;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输出目标电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压调整装置,可以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能够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快速响应,具有可靠、稳定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负载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电源驱动管理芯片中,有这样一个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复用)测试要求:输入电源每隔一段时间会受到干扰,向上或是向下在10μs内跳动500mV,并且500mV的跳动会持续至少500μs的时间。如果发生这种干扰,那么对于DC-DC的Boost架构的输出一定有overshoot(过冲)或是undershoot(下冲),要求这种扰动在200mA以内的负载情况下要少于20mV,在1A以内的负载情况下要少于60mV。
然而,相关技术在输入电源出现扰动的情况下,无法快速追踪到变化,常常导致输出电压出现过冲、下冲等扰动,造成输出电压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输出稳定的输出电压。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
电流确定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
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电流输出控制信号;
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输出目标电压。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流确定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电流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确定负载电流,并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得到检测电压,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电流确定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调整电流。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多个第五晶体管、多个开关及第一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用于接收电源电压,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及多个第五晶体管的栅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