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7562.6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廖响荣;李军;古伦华;廖福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游标卡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振杰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温度 控制 安全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还包括第二壳体、恒温控制机构、第一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开设有通风口;恒温控制机构、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的第一端皆装设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冷却机构的第二端装设于第一壳体内并朝向充电模块设置;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分别装设于第二壳体内上下两端;恒温控制机构分别与第一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独立控温、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
背景技术
大功率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市面上传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同,大功率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充电时,输出功率大,导致产生热量而使充电桩的温度升高,当温度逐步升高时,目前充电桩都是内置高转速风扇直接高速运转,通过内部排风至充电桩外部进行扇热,噪音非常大,形成周边噪音污染,充电桩内部空气扰流不平衡,容易导致充电桩内部电源温度不均衡、工作异常,充电桩输出不稳定,甚至产生充电桩停止工作难以充电,电气老化及充电桩使用寿命缩短,起火爆炸的危险等安全生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改善充电桩工作时的实际环境并满足安全运行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包括第一壳体和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还包括第二壳体、恒温控制机构、第一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开设有通风口;
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并与所述通风口互通;
所述恒温控制机构、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的第一端皆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冷却机构的第二端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装设于所述充电模块一侧;
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上下两端;
所述恒温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大功率充电桩整体设计及安全运行,采用双冷却机构的方式,对充电模块进行双重降温,且两个冷却机构间相互独立,可根据第一壳体内的温度分别调控不同的冷却机构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具备独立温度控制、散热等功能,解决充电桩运行噪音大、散热不佳不平衡,降低充电桩运行成本,满足充电桩自身低能耗,高效率,智能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温度控制的安全充电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壳体;11、第一侧;111、通风口;
2、充电模块;
3、第二壳体;
4、恒温控制机构;
5、第一冷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游标卡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游标卡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7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物联网数据采集用太阳能装置
- 下一篇:单点起吊立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