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4718.5 | 申请日: | 2020-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世雄;唐学军;李玉平;赵国旺;王增运;王勇;连鹏;徐荣文;姚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2D5/28;E02D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3001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洞口 边仰坡预 加固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包括:桩周坡体围岩、钻孔、桩体钢管;所述隧道洞口边坡位于隧道洞口仰坡的下方,且桩周坡体围岩位于隧道洞口边坡、隧道洞口仰坡上;所述钻孔开设在桩周坡体围岩内,且水泥砂浆垫层设置在钻孔的底部;所述桩体钢管插接安装在钻孔内,且桩体钢管位于水泥砂浆垫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钢管桩体积小、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能尽早发挥对坡体的预加固作用,提高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性,有利于隧道洞口坡体的稳定,提高了作业效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中隧道所占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向地形地质复杂的山区延伸,进而出现了较多的复杂山区隧道。山区隧道地质条件大部分复杂多变,特别是洞口段围岩一般较为破碎,大多洞口段存在黄土或角砾碎石覆盖层,地质条件差,开挖边仰坡又破坏了山体的既有平衡状态,因此洞口往往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段。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及相对应的施工方法实现隧道顺利进洞,对于提高隧道施工进度、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隧道洞口段的设计与施工,许多国家相关的隧道设计、施工规范规程中,都对隧道洞口边仰坡的设计与施工设有专门条款要求。近年来国外大多提倡隧道进洞顺延山坡坡度,尽量不扰动洞口段岩体的稳定性,采取无洞门的“趋自然状态”形式。国内设计和施工时着重强调“早进晚出”及“保持边仰坡稳定”,采用半明半暗结构辅助进洞,同时采用在预加固结构保护下进行开挖施工,并要求及时施洞顶回填及洞门,对坡体进行回填反压,确保稳定。
传统的加固防护方法有:地表砂浆锚杆、地表预注浆、超前管棚、混凝土桩、桩板墙、锚杆(索)框格梁、喷锚网支护等,这些加固方法,或施工速度较慢,或加固针对性受限,或经济性较差,都各有优缺点及其局限性。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地表砂浆锚杆、地表预注浆、超前管棚、混凝土桩、桩板墙、锚杆(索)框格梁、喷锚网支护等加固防护方法或施工速度较慢,或加固针对性受限,或经济性较差,都各有优缺点及其局限性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包括:桩周坡体围岩、钻孔、桩体钢管、钢筋笼主筋、钢筋笼定位钢筋、水泥砂浆垫层、注浆管、混凝土冠梁、冠梁钢筋、隧道洞口仰坡、隧道洞口边坡;所述隧道洞口边坡位于隧道洞口仰坡的下方,且桩周坡体围岩位于隧道洞口边坡、隧道洞口仰坡上;所述钻孔开设在桩周坡体围岩内,且水泥砂浆垫层设置在钻孔的底部;所述桩体钢管插接安装在钻孔内,且桩体钢管位于水泥砂浆垫层的上方;所述钢筋笼主筋插接安装在桩体钢管内,且钢筋笼主筋通过钢筋笼定位钢筋焊接连接;所述注浆管插接安装在钢筋笼主筋内;所述混凝土冠梁设置在桩体钢管的顶端,且冠梁钢筋设置在混凝土冠梁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通过所述注浆管对桩体钢管内进行注浆,且注浆后桩体钢管、钢筋笼主筋、钢筋笼定位钢筋及水泥砂浆垫层共同组成微型钢管桩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所述混凝土冠梁通过内部设置冠梁钢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桩体钢管端部浇筑在混凝土冠梁之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所述钢筋笼主筋在桩体钢管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设置有三根,且每隔100cm 用定位钢筋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4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