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3988.4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涛;向文林;邹加兵;刘继辉;汤颖颖;许立;黄子亮;陈可夫;张琦;向文明;郑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佩戴 助听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包括耳罩,所述耳罩内部设置有第一蓄电池,且耳罩前侧设置有防水话筒,所述耳罩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第一充电口,所述耳罩一侧设置有入耳式助听器,且入耳式助听器靠近耳罩的一侧开设有插座与第二充电口,所述第一插头远离耳罩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充电口内部,所述第二插头远离耳罩的一端设置在插座内部,该便于佩戴的助听器在使用的时候,入耳式助听器通过第二充电口与第一插头之间以及插座与第二插头之间的配合插接在耳罩上,两个耳罩夹紧在听障者头部,同时对入耳式助听器进行支撑,使入耳式助听器佩戴更稳固,或单独使用入耳式助听器,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一种声音放大器,主要用于辅助听障者接收外界的声音,现有的助听器由于体积受限,使得充电口,话筒等助听器的外接接口通常裸露在外,一旦在下雨天气时使用,雨水容易通过外接接口侵入助听器内部,导致助听器加速腐蚀或短路,并且现有的助听器的佩戴方式单一,且每种佩戴方式对便携性与稳固性侧重点不同,导致现有的助听器无法灵活的根据听障者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助听器由于体积受限,使得充电口,话筒等助听器的外接接口通常裸露在外,一旦在下雨天气时使用,雨水容易通过外接接口侵入助听器内部,导致助听器加速腐蚀或短路,并且现有的助听器的佩戴方式单一,且每种佩戴方式对便携性与稳固性侧重点不同,导致现有的助听器无法灵活的根据听障者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包括耳罩,所述耳罩内部设置有第一蓄电池,且耳罩前侧设置有防水话筒,所述耳罩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第一充电口,所述耳罩一侧设置有入耳式助听器,且入耳式助听器靠近耳罩的一侧开设有插座与第二充电口,所述第一插头远离耳罩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充电口内部,所述第二插头远离耳罩的一端设置在插座内部,所述入耳式助听器靠近耳罩的一侧设置有微型话筒,且入耳式助听器远离耳罩的一侧设置有受话器,所述入耳式助听器内部设置有第二蓄电池和信号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耳罩与入耳式助听器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耳罩之间以及两个入耳式助听器之间均呈对称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电池、防水话筒、微型话筒、信号处理器以及第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二蓄电池之间通过第一插头与第二充电口之间的配合构成串联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话筒使用防水透声膜进行防水,且防水话筒的防护等级为IP。
优选的,所述防水话筒通过第二插头与插座之间的配合与信号处理器形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便于佩戴的助听器,入耳式助听器通过第二充电口与第一插头之间以及插座与第二插头之间的配合插接在耳罩上,两个耳罩夹紧在听障者头部,同时对入耳式助听器进行支撑,使入耳式助听器佩戴更稳固,或单独使用入耳式助听器,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整,而在下雨天时,耳罩完全包裹耳部以及入耳式助听器,防止雨水侵入入耳式助听器内部,耳罩外侧防护等级为IP68为防水话筒可以不受雨水影响的收集外界声音,保障该助听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的耳罩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于佩戴的助听器的耳罩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未经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3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