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2925.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4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卢贤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博医疗有限公司;卢贤美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张敬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针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注射针,其分别具备倾斜的斜面;以及支撑块,其支撑所述一个以上的注射针,所述支撑块具备供所述一个以上的注射针分别贯通的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注射针的长度方向朝与所述斜面相同的方向倾斜。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注射针的斜面与支撑块的倾斜支撑面朝彼此相同的方向倾斜,既防止因斜面的存在而导致药液泄漏,又能够减小注射针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入药液、填充物(filler)等的注射针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注入用于药液或用于整形施术的填充物的注射针具备倾斜的前端部分,即斜(bevel)面,以减少插入于皮肤时的疼痛感,且便于插入于皮肤。根据注射针的用途,斜面形成为各式各样,通常,形成为具有约0.5至1.0mm的长度(以注射针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基准)的倾斜面。
近来,随着对皮肤美容的关注日益增加,正展开大量向皮肤注入药液的美容施术,美容施术中,有向皮肤注射诸如玻尿酸、肉毒杆菌毒素的药液的施术。皮肤的厚度因人而异,且根据部位也会相差悬殊,通常,据悉,药液应注入于皮肤的表皮(epidermis)层与真皮(dermis)层之间才能见到较好的效果。
注射针可以用于向皮肤内注入这种药液,而注射针的插入深度取决于施术者的经验或感觉,且难以以准确的深度进行插入。如上文中提及,由于具备于注射针的前端的斜面,存在当注射针未能充分插入于皮肤时,药液注入口的一部分无法被插入于皮肤内,致使药液无法被注入于皮肤而泄漏的问题。
此外,即使在利用吸杯的抽吸式的注射针装置的情况下,根据皮肤的弹性、负压程度等,也会发生注射针的斜面无法被完全插入于皮肤的情况,且存在由此导致药液泄漏的问题、注射针的插入深度不同的问题。
现有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专利公报第6392162号(2018.08.31)。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既防止因斜面的存在而导致药液泄露,又能够缩短注射针的长度的注射针装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注射针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注射针,其分别具备倾斜的斜面;以及支撑块,其支撑所述一个以上的注射针,所述支撑块具备供所述一个以上的注射针分别贯通的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注射针的长度方向朝与所述斜面相同的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斜面的后端在所述注射针的长度方向上相比所述倾斜支撑面的前端位于前方。
其中,在所述注射针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倾斜支撑面至所述斜面的前端的所述注射针的露出长度为1.5mm以下。
其中,所述斜面的后端在所述注射针的长度方向上相比所述倾斜支撑面的前端位于后方。
其中,所述斜面的后端从述倾斜支撑面向前方隔开。
其中,具备多个所述注射针,所述倾斜支撑面构成为形成相互分离的多个倾斜区域,所述多个注射针分别排列于所述多个倾斜区域。
其中,具备多个所述注射针,所述倾斜支撑面构成为形成单一的倾斜区域,所述多个注射针排列于所述倾斜支撑面的所述单一的倾斜区域。
其中,所述注射针装置,还包括:吸杯,其构成为在所述注射针被插入于对象组织的状态下在所述支撑块的周围形成抽吸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注射针的斜面与支撑块的倾斜支撑面朝彼此相同的方向倾斜,既防止注入药液时因斜面的存在而导致药液泄漏,又能够减小注射针的长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博医疗有限公司;卢贤美,未经诺博医疗有限公司;卢贤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2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韧性可分解型环保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脱硫脱硝用静电除尘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