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0134.0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银;连梅菲;乔之光;韩煜;孙彬彬;姜闻博;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L31/12;A61L31/06;A61L31/04;A61L31/02;A61L31/14;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引导 再生 支架 | ||
1.一种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疏松层(1)和致密层(2),所述致密层(2)设于所述疏松层(1)上,所述疏松层(1)的孔隙率为92%~98%,所述致密层的孔隙率为40%~60%;所述疏松层(1)具有规则结构,所述疏松层(1)包括若干交替设置的第一疏松部件(11)和第二疏松部件(12),所述第一疏松部件(11)包括若干平行的第一支架单元(111),所述第二疏松部件(12)包括若干平行的第二支架单元(121),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11)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121)交叉形成微孔;所述致密层(2)由排列方向无规则的纤维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层(1)与所述致密层(2)的厚度比为2:1~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的至少一项:
1)所述疏松层(1)通过近场直写打印方法获得;
2)所述致密层(2)通过静电纺丝方法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不同第一疏松部件的第一支架单元(111)平行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不同第二疏松部件的第二支架单元(121)平行排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同一第一疏松部件中相邻第一支架单元的间距为50μm~800μm;同一第二疏松部件中相邻第二支架单元的间距为50μm~80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单元为圆柱形,直径为10μm~100μm;第二支架单元为圆柱形,直径为10μm~10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疏松部件(11)和第二疏松部件(12)中第一支架单元(111)与第二支架单元(121)交叉的角度α大于0°且小于18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引导骨再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直径为100nm~1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01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卧式罐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