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料双板带称重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6203.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毛孟波;梁百仁;张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川县星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9 | 分类号: | B65G47/19;B65G4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韦乃荣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料 双板带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料双板带称重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架和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架顶部一侧,且所述下料组件下方的所述输送架底部设置有集料斗,所述下料组件外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所述集料斗的导向架,且两组所述导向架对称分布于所述集料斗前后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不同运输效率的配料输送带,当物料输送量达到设定量90%后关闭输送量较大的一组输送板带,从而在输送量达到设定量后工作人员手动控制输送板带停止移动,以确保设备输送量与设定量相一致,降低设备操作难度,提高物料配比精度,且通过输送带两侧刷毛对掉落到输送架内的物料进行自动回收清理,使用便捷,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配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料双板带称重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耐火材料根据其配比不同可形成不同的耐火性质,因此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进行不同原料的配比输送。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耐火材料配料过程中,目前所使用的送料称重设备是通过一组输送带向称重台送料,称重台实时显示物料质量,当物料量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输送设备,操作控制难度较大,使用不便,且输送过程中会有部分物料从输送带两侧掉落,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清理,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配料双板带称重送料装置,设置两组不同运输效率的配料输送带,当物料输送量达到设定量90%后关闭输送量较大的一组输送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设备输送量与设定量相一致,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物料配比精度,且通过输送带两侧刷毛对掉落到输送架内的物料进行自动回收清理,使用便捷,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料双板带称重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架和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架顶部一侧,且所述下料组件下方的所述输送架底部设置有集料斗,所述下料组件外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所述集料斗的导向架,且两组所述导向架对称分布于所述集料斗前后侧;
所述输送架内部两端纵向设置有传动辊,两组所述传动辊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所述第二板带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带后方,且所述第一板带宽度为所述第二板带宽度的两倍,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架顶部的机架,该机架顶部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底部竖向连通有两条分别对应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径为第二导管内径两倍,且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中部均设置有闸阀。
采用上述一种配料双板带称重送料装置,在使用时,将需要输送配料的物料导入下料斗内,通过下料斗下方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分别向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上倾倒物料,同时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辊旋转,以支撑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绕传动辊转动,通过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进行物料输送,当物料输送到称重台上重量达到设定值的90%后,关闭所述第一导管上的闸阀,以关闭所述第一板带的物料供给,从而仅通过第二导管向第二板带供料,以通过第二板带向称重台进行送料,在此状态下降低输送架的物料输送速度,实现物料称重输送;从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外侧掉落到输送架内两侧的物料聚集于容置槽内,通过第一板带和第二板带的转动过程带动刷毛进行持续旋转,从而通过转动到容置槽内的刷毛对物料进行清刷推移,以将掉落的物料沿容置槽导入到集料斗内,实现掉落物料的自动收集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架为一顶部开口的槽状框架结构,该输送架背部设置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辊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带和所述第二板带共同组成输送板带,且所述输送板带外表面前后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刷毛,所述输送架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容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川县星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伊川县星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6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