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4532.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7 | 分类号: | F24T10/17;F28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干扰 地热能 内翅换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翅片交换筒中交替设置有翅片结构,翅片交换筒下端焊接有底盘,底盘上端与进水管连接;翅片结构设置有翅片,翅片上焊接有引流凸棱;翅片交换筒上端焊接有集水箱,集水箱上端设置有输出支管。翅片交换筒与干热岩层孔之间设置有支撑密封盘。集水箱两侧焊接有滑轨,滑轨上滑接有过滤网,集水箱底部两侧设置有开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翅片交换筒中交替设置有翅片结构,可以延长冷质水在翅片交换筒流动的时间和路程,提高冷却水的换热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翅片结构设置有翅片,翅片上焊接有引流凸棱,减少水流对翅片的冲击,降低翅片交换筒的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深埋超过2000m)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主要是各种变质岩或结晶岩体,赋存状态有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岩浆型的地热资源,可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储量丰富可满足人类长期使用需要。为了满足上述的需要,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冷质水在换热筒中的运行路径短,降低了换热的质量。同时现有的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交换介质在流动过程中,易对筒壁产生振动,影响整体装置的安装。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冷质水在换热筒中的运行路径短,降低了换热的质量。
(2)现有的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交换介质在流动过程中,易对筒壁产生振动,影响整体装置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所述提取无干扰地热能内翅换热结构设置有翅片交换筒;
翅片交换筒中交替设置有翅片结构,翅片交换筒下端焊接有底盘,底盘上端与进水管连接;
翅片结构设置有翅片,翅片上焊接有引流凸棱;
翅片交换筒上端焊接有集水箱,集水箱上端设置有输出支管。
进一步,所述翅片交换筒与干热岩层孔之间设置有支撑密封盘。
进一步,所述集水箱两侧焊接有滑轨,滑轨上滑接有过滤网,集水箱底部两侧设置有开孔。
进一步,所述底盘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上端开有底部出水孔。
进一步,所述输出支管分别设置有输送管,三根输出支管与集水腔连接;
集水腔上焊接有输出主管,集水腔上的输出主管与外部供热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上端通过导管与输送泵连接。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翅片交换筒中交替设置有翅片结构,可以延长冷质水在翅片交换筒流动的时间和路程,提高冷却水的换热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翅片结构设置有翅片,翅片上焊接有引流凸棱,减少水流对翅片的冲击,降低翅片交换筒的振动。
第二、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干热岩层孔,干热岩层孔通过支撑密封盘固定有翅片交换筒,可以提高翅片交换筒固定的稳定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在集水箱两侧焊接有滑轨,滑轨上滑接有过滤网,可以改变过滤网的高度,方便对集水箱内部进行清理。
第四、本实用新型中底盘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上端开有底部出水孔,避免进水管上的出水孔外漏的水对底盘造成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4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除草机
- 下一篇:一种花粉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