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电缆专用的快速缠绕收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43745.2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8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常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雪红 |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B65H54/72;B65H54/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缆 专用 快速 缠绕 收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专用的快速缠绕收紧装置,包括电机和电源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清理机构在底板顶部左端,通过将电缆穿过海绵套内侧,使得电缆在进行移动收紧的过程中贴合海绵套的内侧端面而将水分进行吸收,当海绵套内的水分积累到一定的量时进入到凹槽内,并且通过微型水泵将水分进行吸收,然后将水分通过排出管排出排进收集箱内,同时海绵套刮下的水分可通过排水孔进入到收集箱的内侧左端进行收集,达到了快速稳定的将电缆外表面的水分进行排下收集,使得电缆收紧更加稳定,同时为后期的加工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收紧装置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通信电缆专用的快速缠绕收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也有说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
当电缆在进行收紧缠绕时,由于电缆在存放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外表面容易积累一定量的水分,而这些水分的积累使得在缠绕之后更加难以干燥,不仅影响了电缆缠绕的品质,还容易对后期的电缆加工造成影响,为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通信电缆专用的快速缠绕收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通信电缆专用的快速缠绕收紧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电源线和清理机构,所述电机锁合于支架前端面中部,且电机后端输出轴穿过支架前端面后固定连接于绕线辊前端面中部,所述电源线连接于电机电源输入端,所述绕线辊后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支架内侧后端转动连接,且绕线辊外侧前后两端对称紧固有两个挡盘,所述支架锁合于底板顶端面右端,所述底板底端面安装有滚轮,所述清理机构设置于底板顶部左端,所述清理机构由外框、底箱、收集箱、导向机构、内筒、凹槽、海绵套、透孔、排水孔、固定板、进水管、微型水泵和排出管组成,所述底箱上下端面分别锁合于外框底端面和底板顶端面左端,所述收集箱活动伸入于底箱右端面底部开设的方形孔内侧,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外框内侧右端,所述内筒紧固于外框内侧顶端,所述凹槽开设于内筒内圈中部,所述海绵套套设于内筒内侧,且海绵套侧表面开设有透孔,所述排水孔垂直贯通于外框内侧底端面左端和固定板顶端面左端,所述固定板锁合于底箱内侧中部,所述进水管两端分别衔接于内筒内侧底端面中部和微型水泵左侧输入端内侧,所述微型水泵锁合于固定板顶端面中右端,所述排出管一端紧固于微型水泵右侧输出端内侧,且另一端贯穿于固定板顶端面中右端,所述电机和微型水泵与电源线进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由固定筒、滑动杆、弹簧和导向轮组成,所述固定筒锁合于外框内侧底端面右端,所述滑动杆沿着固定筒内侧上下滑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动杆底端面和固定筒内侧底端面,所述导向轮后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滑动杆前端面顶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孔等间距开设有两列以上于海绵套侧表面,且透孔为环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侧底端呈由左右两侧向中间渐缩的斜面状,且凹槽的内侧底端面中部相对应于进水管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内侧上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凸体,且凸体的宽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海绵套呈T字外形,且海绵套的内侧左端开设有相对应于内筒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倒T字外形,且固定板的内侧右端面衔接于排水孔的内侧右端面。
优选的,所述底箱的内侧左端面底部开设有衔接槽,且衔接槽相对应于收集箱的外侧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雪红,未经曾雪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3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