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3406.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彤;戚明;邝国安;何吉彪;陈创升;杨炎龙;刘建辉;杜俭;游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H8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1066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感性 避雷 器用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芯、电阻及空爆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搭设绝缘芯的两端,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放电间隙与电阻设于绝缘芯的两侧,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电阻与所述放电间隙并联设置,空爆件与第一电极接触设置,空爆件外套设有隔热件。当第一电极通过热传递使空爆件被加热至极限温度时,与第一电极接触的空爆件会发生动作造成断路,由于空爆件外套设有隔热件,隔热件可减少空爆件的热量散失,使空爆件能够立即跟随第一电极的升温进行断路动作,且减少由于热量散失造成的误差,能够迅速准确动作,实现断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避雷器采取与被保护设备并联方式使用,通常与电网线路直接连接。目前避雷器都是以氧化锌的非线性原理设计,当避雷器长期运行后劣化故障时,等效于短路状态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若无法及时有效的脱离,则容易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避雷器用脱离器作为避雷器的配套产品,与避雷器串联使用,一般直接安装在避雷器接地侧,隔离避雷器和地电位。脱离器可用于防止系统持续故障,即当避雷器故障时,可使避雷器与系统断开,并给出可见标识,以便尽快替换故障的避雷器。使用脱离器可避免因避雷器故障导致系统永久短路,在人无法触及或者故障避雷器不能被很快更换的地方起了很大作用。
避雷器故障以热破坏为主,而现有的避雷器用脱离器均利用避雷器破坏时增大的漏电流产生热能达成动作。但常规脱离器因热结构的问题不能迅速准确动作,无法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迅速准确动作的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芯、电阻及空爆件,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分别搭设所述绝缘芯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所述放电间隙与所述电阻设于所述绝缘芯的两侧,所述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电阻与所述放电间隙并联设置,所述空爆件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设置,所述空爆件外套设有隔热件。
上述一种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在正常工作时只有微小的安全漏电电流依次通过第二电极、电阻、第一电极及空爆件,此时第一电极正常工作,不会升温,而当出现故障,导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压降大于放电间隙的放电电压时,会使放电间隙出现放电情况,此时第一电极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当第一电极通过热传递使空爆件被加热至极限温度时,与第一电极接触的空爆件会发生动作造成断路,由于空爆件外套设有隔热件,因此当第一电极将热量传导至空爆件时,隔热件可减少空爆件的热量散失,使空爆件能够立即跟随第一电极的升温进行断路动作,且减少由于热量散失造成的误差,则上述热敏感性避雷器用脱离器能够迅速准确动作,实现断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爆件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有高导热导电材料层。此时可使第一电极更好的将热量传递至空爆件,使空爆件能够更迅速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导热导电材料层为铜层。铜层具有延展性,可使空爆件与第一电极的接触更加贴合,提高热量的传导速度及效果,保证空爆件能够迅速随着第一电极达到极限温度产生断路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向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凸设形成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侧面为平面,所述空爆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侧面贴合。此时空爆件与第一电极的贴合面积更大,热传导效果更好,使空爆件能够被迅速加热并发生断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3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