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隧道用沉降观测防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2015.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2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金阳;姚兵;李延志;廉杨;王立志;高晓波;邓庭彦;肖乾红;官锁;易道远;丁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隧道 沉降 观测 防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隧道用沉降观测防护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沉降观测防护设备,由于其缺乏保护结构,容易受到车辆的意外碰撞而导致破损,影响正常的观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沉降观察桩,沉降观察桩的底端有弹簧水平板,沉降观察桩的外壁有内保护管,内保护管的底端有底板,内保护管的外侧有外保护管,外保护管的内壁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壁缠绕有弹簧,沉降观察桩的外壁圆周均布有多个可沿沉降观察桩径向移动的滑轮块,多个滑轮块上下均布多层,每个滑轮块内均安装有可转动的滑轮,滑轮块的一端卡装在内保护管的内壁中;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沉降观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隧道用沉降观测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时代的快速发展,道路的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捷,在公路桥梁隧道修建完成后,需要对其沉降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不仅会影响路线的正常运营,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用到沉降观测防护设备,现有的沉降观测防护设备,其结构通常较为简单,在日常的沉降观察使用中,由于其缺乏保护结构,容易受到车辆的意外碰撞而导致破损,影响正常的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隧道用沉降观测防护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沉降观测防护设备,其结构通常较为简单,在日常的沉降观察使用中,由于其缺乏保护结构,容易受到车辆的意外碰撞而导致破损,影响正常的观测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沉降观察桩,沉降观察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水平板,沉降观察桩的外壁套接有一个竖直的内保护管,内保护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弹簧水平板上方的底板,内保护管的外侧套装有一个外保护管,外保护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内保护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壁缠绕有弹簧,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外保护管的内壁和内保护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沉降观察桩的外壁圆周均布有多个可沿沉降观察桩径向移动的滑轮块,多个滑轮块上下均布多层,每个滑轮块内均安装有可转动的滑轮,滑轮块的一端卡装在内保护管的内壁中。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够实现对观测设备的有效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降观察桩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可知,一种公路桥梁隧道用沉降观测防护设备,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沉降观察桩1,沉降观察桩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水平板2,沉降观察桩1的外壁套接有一个竖直的内保护管3,内保护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弹簧水平板2上方的底板4,内保护管3的外侧套装有一个外保护管5,外保护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6,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内保护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外壁缠绕有弹簧7,弹簧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外保护管5的内壁和内保护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沉降观察桩1的外壁圆周均布有多个可沿沉降观察桩1径向移动的滑轮块8,多个滑轮块8上下均布多层,每个滑轮块8内均安装有可转动的滑轮9,滑轮块8的一端卡装在内保护管3的内壁中。
所述的沉降观察桩1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与滑轮块8一一对应的连接块10,连接块10上开设有导向槽11,滑轮块8位于导向槽11内并可沿导向槽11移动,滑轮块8与导向槽11之间安装有压簧12,压簧12的外端固定在滑轮块8上,压簧12的内端固定在导向槽11的末端。
所述的外保护管5的正面开设有观察槽13,通过设置观察槽13,一方面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沉降观察桩1沉降程度,记录其数据,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较为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2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积冰结构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