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40690.X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岳广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玺越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F21V21/10;F21V17/16;F21V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发光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耐磨层、保护层、加强层和绝缘层,所述耐磨层的表面与保护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的表面与加强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层的表面与绝缘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座和安装槽的使用,便于对灯管进行安装、设置活动杆、弹簧、卡杆、限位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便于对灯管进行限位,提高了灯管的稳定性,从而便于维修人员对灯管进行安装和更换时,都比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支架是由固定架、挡板和安装架组成,灯管安装在安装架的内部。
但是现有的发光支架存在以下问题:
1、在对灯管进行维修或更换时,由于发光支架安装结构比较复杂,导致灯管在拆卸时比较费时费力,对灯管维修的时候不方便;
2、现有的发光支架材质性能比较单一,不便于耐磨、绝缘和抗紫外线,导致该发光支架的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解决了现有的发光支架对灯管安装和更换比较费时费力和发光支架材质性能比较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耐磨层、保护层、加强层和绝缘层,所述耐磨层的表面与保护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的表面与加强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层的表面与绝缘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放置有灯管,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端部通过转轴与连接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与卡槽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为聚苯乙烯层,所述保护层为抗紫外线UPE板层,所述加强层为透明塑料的耐磨聚丙烯层,所述绝缘层为聚苯醚塑料板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接线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的内壁大小与卡杆的端部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卡槽和卡杆的端部均为弧形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直径大小与灯管的表面直径大小想适配,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橡胶垫。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通过连接座和安装槽的使用,便于对灯管进行安装、设置活动杆、弹簧、卡杆、限位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便于对灯管进行限位,提高了灯管的稳定性,从而便于维修人员对灯管进行安装和更换时,都比较方便。
2、该汽车车身用发光支架,通过耐磨层、保护层、加强层和绝缘层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固定架的表面磨损、褪色、强度低和触电等现象,从而提高了该发光支架的使用性能,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玺越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玺越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0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