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救生浮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40178.5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拴;王树川;刘素君;周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夯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2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救生浮环。包括所述浮板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电子警示灯,通过按下救生浮环上的按钮可打开电子警示灯,电子警示灯发亮闪烁在海面显而易见,救生圈在晚上容易被识别方便后续救援工作;所述浮绳一端固定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浮绳上设置有多个气囊,对多名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时,可将一侧的拉链打开,把浮绳拉出,救生浮环可伸出三个分支来支撑多名落水人员,救援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救生浮环。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沬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主要用于水中救生。
现有的救生圈结构比较单一,在晚上救援时需要通过照明灯进行大范围搜索,救生圈无明显警示装置,搜索起来比较困难;有时投出救生圈时,被困人员无法准确达到救生圈位置,对后续救援造成影响。
并且传统的救生圈体积较小,所能支撑援救人员数量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救生浮环,包括所述浮板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电子警示灯,通过按下救生浮环上的按钮可打开电子警示灯,电子警示灯发亮闪烁在海面显而易见,救生圈在晚上容易被识别方便后续救援工作;所述浮绳一端固定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浮绳上设置有多个气囊,对多名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时,可将一侧的拉链打开,把浮绳拉出,救生浮环可伸出三个分支来支撑多名落水人员,救援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浮板、面罩和浮绳;所述面罩内部设置有两个浮板;上下两浮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立柱;上下两浮板之间通过支撑立柱固定;所述面罩外周设置有多个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上固定设置有防护缆绳;所述面罩上下两侧在固定绑带上均设置有反光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上下两浮板之间内周设置有隔离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立柱两侧均设置有隔离板;左右相邻两隔离板之间构成空腔;所述空腔外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在面罩上对应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浮板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电子警示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顶部密封固定设置有透明密封罩。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子警示灯顶部在面罩上设置有透明面料。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其中一支撑立柱两端设置有按钮;两按钮之间在支撑立柱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和电子警示灯通过线缆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浮绳一端固定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浮绳上设置有多个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浮板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电子警示灯,通过按下救生浮环上的按钮可打开电子警示灯,电子警示灯发亮闪烁在海面显而易见,救生圈在晚上容易被识别方便后续救援工作。
2、所述浮绳一端固定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浮绳上设置有多个气囊,对多名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时,可将一侧的拉链打开,把浮绳拉出,救生浮环可伸出三个分支来支撑多名落水人员,救援效率高。
3、不用时或者单落水人员进行救援时可将气囊和浮绳收回到面罩内部。
4、单个救生浮环的设计不仅可承载救援多名落水人员,而且容易被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穿戴式救生浮环的单体收回状态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夯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夯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0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