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37918.X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7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汪志国;方炳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常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按摩 | ||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呈弧形且围绕出收纳空间,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弹性臂;
两个夹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且所述两个夹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往复切换;
其中,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中至少一个转动至所述收纳空间内;
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外,且两个所述夹臂稳定停留在所述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两个夹臂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同步带动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展开方向的外力撤除后,所述两个夹臂以展开状态同步跟随所述弹性臂的变形恢复而夹持人体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还包括:
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弹性臂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其中,一个所述夹臂通过一个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内壳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夹臂通过另一个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内壳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朝向所述中间支架的端面构造有插槽,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内壳的端壁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柔性件,所述弹性臂和所述连接件为塑料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柔性支架以及内表面为柔性的按摩片,所述柔性支架具有安装孔,所述按摩片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柔性支架连接,所述按摩片的内表面突出或者平齐于所述柔性支架的内表面;
在折叠状态,靠近所述内壳的夹臂的端部至少与部分所述按摩片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部至端部方向上,所述内壳的内侧与所述弹性臂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朝向所述夹臂的表面和所述连接件的朝向人体颈部的表面之间倒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的两端的连线的长度L1不大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之间的连线的长度L2。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壳体,所述夹臂的端部由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壳体为柔性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为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和第一壳体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截面形状为1/5-1/4圆弧。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片的内表面突出所述柔性支架的内表面的高度≤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片包括电极片和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在所述电极片的外侧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电极片为导电硅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中间支架的邻近所述夹臂的一端;
所述夹臂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夹臂的邻近所述中间支架的一端;
其中,所述夹臂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之间形成防夹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79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