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调式节能低氮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4446.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应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斯特利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F23D14/48;F23D14/60;F23D14/72;F23N1/02;F23G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沈建琴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调 节能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调式节能低氮燃烧器,包括壳体,第一导管的前端暴露于燃烧室,其后端设有向其输送空气的第一空气喷射管,第一空气喷射管前端与第一导管后端之间设有第一气体流入口。第一导管前端至少配置有一个第一燃料喷射管。第一导管内设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将气体引向燃烧室。第二导管后端设有输送空气的第二空气喷射管,第二空气喷射管前端与第二导管后端之间设有第二气体流入口,第二气体流入口处于第一气体流入口前方;第二导管前端至少配置有一个第二燃料喷射管。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燃料供给管。本实用新型可将燃烧室内未完全燃烧的尾气重新吸收并充分燃烧从而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调式节能低氮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氮氧化物(NOx)分为以下几种:通过化学方式与燃料结合形态的氮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而生成的燃料氮氧化物(Fuel NOx);燃烧用空气中包含的氮在高温条件下游离生成的热力型氮氧化物(Thermal NOx);以及碳氢化合物系列的矿物燃料以高浓度状态暴露于高温环境时迅速生成的快速型氮氧化物(Prompt N Ox)。
由于氮氧化物(NOx)会对大气环境及人类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研发人员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开发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技术。这一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代研发过程:
-具体情况-
第一世代:第一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以空气分级(Air staging)技术为代表,分阶段地向燃烧炉内供给空气,防止由燃烧炉内的燃料引起的快速氧化反应,降低火焰的温度,由此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
第二世代:第二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以气体分级(Gas staging)技术为代表,其特征在于,分为中心部(约5%~25%)与外围部(75%~95%)而喷射气体,造成中心部空气过剩而外围部空气不足的状态,抑制占火焰大部分的外围部的氧化反应,不让火焰温度升高,从而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产生。虽然因外围火焰处于空气不足状态而可能产生快速型氮氧化物,但是通过向周边喷射气体以确保火焰温度在1000℃以下,从而能够同时实现火焰保焰功能和抑制快速型氮氧化物产生功能。
第三世代:第三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以IFGR(内部烟气再循环)为代表,使在燃烧室内经过1次燃烧的燃烧气体在燃烧室内自我再循环(Recirculation),让燃烧气体与火焰混合,降低火焰温度,由此可以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
如何能做到提高燃烧室内部烟气再循环后的燃烧效率为近期研究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将燃烧室内未完全燃烧的尾气重新吸收并高效、充分燃烧从而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的微调式节能低氮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微调式节能低氮燃烧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前端暴露于燃烧室,并将气体引向燃烧室;第一导管后端设有朝第一导管内输送空气的第一空气喷射管,第一空气喷射管固定在壳体上,第一空气喷射管前端与第一导管后端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燃烧室内燃烧气体流入的第一气体流入口;第一导管前端至少配置有一个朝燃烧室喷射燃料的第一燃料喷射管;
所述第一导管内设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将气体引向燃烧室;第二导管后端设有朝第二导管内输送空气的第二空气喷射管,第二空气喷射管前端与第二导管后端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导管内燃烧气体流入的第二气体流入口,第二气体流入口处于第一气体流入口前方;第二导管前端至少配置有一个第二燃料喷射管;
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用于燃料供给的燃料供给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燃料喷射管处于第一导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斯特利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斯特利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4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硫化碳投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金属轴承生产的烧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