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苗木移植用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34031.5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3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田富蓉;刘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富蓉 |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彦 |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木 移植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苗木移植技术领域的一种苗木移植用支撑架,包括多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插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内侧安装有上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的四个侧面安装有三角支撑架,多个所述三角支撑架内侧安装有下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的四个内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内侧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杆与上固定框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通过在夹持板外部设置调节装置和固定框,能够根据苗木的成长而逐渐向外部收缩,不影响苗木的健康成长,且通过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固定住苗木偏底部的中间一段,可以使苗木能够健康的笔直向上成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移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苗木移植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幼苗在种植或移植后由于根系尚未伸展,为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歪倒,往往在种植后采用固定支架将其固定确保其成活率,而常用的木质支架一般用一年就烂掉了,无法回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扶持装置仅通过弧形板对苗木进行固定扶持,不能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而调整弧形板的直径,或者需要人工调整,使用效果极差,且容易磨损幼小苗木的树皮,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木移植用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有技术中的扶持装置仅通过弧形板对苗木进行固定扶持,不能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而调整弧形板的直径,或者需要人工调整,使用效果极差,且容易磨损幼小苗木的树皮,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苗木移植用支撑架,包括多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插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内侧安装有上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的四个侧面安装有三角支撑架,多个所述三角支撑架内侧安装有下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的四个内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内侧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杆与上固定框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右侧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底部设有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底部设有第四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三调节杆连接处设有调节转轴,所述第二调节杆与第四调节杆之间同样设有调节转轴,所述两个调节转轴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框与调节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部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通过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在上固定框的第一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下端面中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两侧中部设有滚轮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框与三角支撑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插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板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轴,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块的连接处设有第四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框与上固定框形状大小以及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板外部设置调节装置和固定框,能够根据苗木的成长而逐渐向外部收缩,不影响苗木的健康成长,且通过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固定住苗木偏底部的中间一段,可以使苗木能够健康的笔直向上成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板内侧添加橡胶垫和滚轮,可以避免夹持板与苗木的直接接触而导致在苗木成长过程中大面积损伤苗木的树皮,从而使苗木无法存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固定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装置及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节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富蓉,未经田富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4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loft公寓
- 下一篇:一种可废热回收的浓缩蒸发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