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海水冷却供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32666.1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生;陈凯;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聚兴凯平船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B63H21/3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 地址: | 35051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冷却 供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海水冷却供给系统,包括设置于船体上的海水总管,所述海水总管上设置有用于主机冷却的第一管路、用于淡水冷却器和机油冷却器冷却的第二管路,以及用于副机冷却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通往舷外的排水口。该冷却供给系统方便用于主机、副机等部件的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海水冷却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船体在运行过程中,船体的主机、副机作为船体的动力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发热,若没有及时降温,会影响动力系统的运行性能。为此,需要一种船用海水冷却供给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海水冷却供给系统,该冷却供给系统方便用于主机、副机等部件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船用海水冷却供给系统,包括设置于船体上的海水总管,所述海水总管上设置有用于主机冷却的第一管路、用于淡水冷却器和机油冷却器冷却的第二管路,以及用于副机冷却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通往舷外的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经第一截止阀与海水总管相连接的离合器冷却泵,所述离合器冷却泵经第一截止止回阀与设置于主机的液压离合器上的冷却水进口相连接,液压离合器上的冷却水出口经第二截止止回阀、第三截止止回阀与通往舷外的排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经第二截止阀与海水总管相连接的第一海水泵,所述第一海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四截止止回阀、第三截止阀、机油冷却器、第四截止阀、淡水冷却器、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经第五截止止回阀与通往舷外的排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截止止回阀与第三截止阀之间设置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六截止阀,所述主机的齿轮箱上的滑油冷却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一支管的输出端与滑油冷却器的冷却水进口相连接,所述滑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经第六截止止回阀与通往舷外的排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第五截止阀与五截止止回阀之间设置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经第七截止止回阀与设置于主甲板卫生间的冲洗马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经第七截止阀与海水总管还连接的第二海水泵,所述第二海水泵经第八截止止回阀与设置于副机上的冷却水进口相连接,所述副机上的冷却水出口经第九截止止回阀与通往舷外的排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包括经肋板与舷侧的外板固定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固定有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冷却供给系统结构紧凑,方便用于主机、副机、机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等部件的快速冷却,以及用于船用卫生间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舷侧排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水总管 2-主机 11-第一截止阀 12-离合器冷却泵 13-第一截止止回阀 14-液压离合器 15-第二截止止回阀 16-第三截止止回阀 21-第二截止阀 22-第一海水泵 23-第四截止止回阀 24-第三截止阀 25-机油冷却器 26-第四截止阀 27-淡水冷却器 28-第五截止阀 29-第五截止止回阀 30-第一支管 31-第六截止阀 32-齿轮箱 33-滑油冷却器 34-第六截止止回阀 35-第二支管 36-第七截止止回阀 37-冲洗马桶 38-应急吸口 39-第十截止止回阀 41-第七截止阀 42-第二海水泵 43-第八截止止回阀 44-第九截止止回阀 45-第一副机 46-第二副机 47-冷却水进口 48-冷却水出口 50-排水口 51-肋板 52-外板 53-排水管 54-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聚兴凯平船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聚兴凯平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2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