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吊装长直件用的辅助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31900.9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董士超;陈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浮斯特吊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42 | 分类号: | B66C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吊装 长直件用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吊装长直件用的辅助吊具,其包括承载杆,承载杆设置有若干个,承载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若干个承载杆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承载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杆,插接杆与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个承载杆与插接杆之间均设置有插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连接杆、插接杆和若干个承载杆组装成吊具,在吊运过程中,利用若干个承载杆对长直件进行多处支撑,避免长直件在吊运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弯折,具有减小长直件因为吊装发生的形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吊装长直件用的辅助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大跨度建筑出现在人们眼前。
现有的大跨度建筑采用的材料多有长直件,在进行长直件的吊装时,通常采用钢丝缆绳对长直件的两端进行捆绑,然后将钢丝缆绳与起重设备挂接,利用起重设备将长直件吊装至预设的位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进行吊装时,仅对长直件的两端进行捆绑,长直件的中间位置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弯折,导致长直件吊装完毕后中间部位发生形变,形变严重时直接导致长直件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吊装长直件用的辅助吊具,达到减小长直件因为吊装发生的形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平吊装长直件用的辅助吊具,所述吊具包括承载杆,承载杆设置有若干个,承载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若干个承载杆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承载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杆,插接杆与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个承载杆与插接杆之间均设置有插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长直件时,首先用砖块或者其他物体将长直件支撑起来,然后再推动连接杆带动承载杆移动,使承载杆位于长直件的下端,然后再利用插接组件将插接杆与承载杆连接,利用连接杆和插接杆将若干个承载杆连接为整体,然后将吊具与其中机连接,通过吊动吊具带动长直件移动至合适位置,在吊运过程中利用若干个承载杆对长直件进行多段支撑,避免长直件在吊运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弯折,达到减小长直件因为吊装发生的形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孔、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螺栓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支撑杆均固定连接一个连接螺栓,插接孔开设有插接杆的侧壁,插接孔与连接螺栓对应设置,连接螺栓远离支撑杆的一端穿过插接孔,连接螺栓与插接孔插接配合,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穿过插接孔的一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杆与承载杆连接时,移动插接杆至连接螺栓处,将插接孔与连接螺栓对齐,再推动插接杆使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插接杆,再将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穿过插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利用连接螺母将插接杆与连接螺栓固定,避免插接杆与连接螺栓分离,由于连接螺栓与承载杆固定连接,所以插接杆与承载杆连接固定,插接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升插接杆与承载杆连接时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孔的直径小于承载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插接孔的直径小于承载杆的直径,且连接螺栓与插接孔插接配合,当连接螺栓穿过插接孔时,承载杆靠近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插接杆抵接,再利用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提升插接杆与承载杆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与插接杆之间设置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和丝杠,丝杠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丝杠分为两组,一组丝杠与连接杆螺纹连接,若干个丝杠的一端穿过连接杆与夹紧板转动连接,另一组丝杠与插接杆螺纹连接,丝杠的一端穿过插接杆与夹紧板转动连接,每个夹紧板均竖直设置,若干个夹紧板均设置在连接杆和插接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浮斯特吊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浮斯特吊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1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