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马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1444.8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令才;刘涛;李超;李成林;黄冶;王志鹏;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马凳,其包括:踏步支架、踏步板、握持把手、握手外套、支撑杆和厚度控制装置;踏步支架包括矩形结构的外部轮廓架体,以及设置在外部轮廓架体内的连接杆;踏步板固定在踏步支架上侧;握持把手固定在外部轮廓架体上,第一握持把手和第二握持把手位置相对;握手外套设置在握持把手的外部;支撑杆分别固定在外部轮廓架体的四个顶角位置;支撑杆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厚度控制装置套装在支撑杆上,用于指示楼板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上述多功能马凳可以有效地进行板面钢筋成型保护,有效地控制板厚,提高楼面平整度,减少板面裂缝,降低渗漏风险,提高楼板成型质量,提升交房质量,多功能马镫能够循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马凳。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楼板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板厚,板面钢筋布置,楼板裂缝,顶板水平度等目前在建项目当中,经常出现板面钢筋被踩踏,板面钢筋污染,板面钢筋布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缺少成品保护意识,加之现场没有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站立位置,只能站立在钢筋上,才导致此类问题发生。同时,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满足楼板厚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5,+8]mm,而现场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板厚控制意识薄弱,板厚控制措施缺失。此外,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泵手和混凝土振捣操人员随意站位,泵手踩踏板面钢筋,甭管移动位置控制不精准,振捣操作手没有站立面,很多位置无法振捣或振捣不密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马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建筑楼板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马凳,其包括:踏步支架、踏步板、握持把手、握手外套、支撑杆和厚度控制装置;所述踏步支架包括矩形结构的外部轮廓架体,以及设置在外部轮廓架体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所述踏步板固定在所述踏步支架上侧;所述握持把手包括第一握持把手和第二握持把手,握持把手固定在外部轮廓架体上,第一握持把手和第二握持把手位置相对;所述握手外套设置在握持把手的外部;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在外部轮廓架体的四个顶角位置;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所述厚度控制装置套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用于指示楼板混凝土浇筑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马凳,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设置螺纹结构,厚度控制装置为内部设置螺纹结构的厚度指示环,厚度指示环安装在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马凳,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设置刻度指示槽;厚度控制装置包括套环、基座、拉杆、插杆、弹簧挡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基座固定在套环外壁,基座内部设置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的腔体;拉杆固定连接弹簧挡板的第一侧面,插杆固定连接弹簧挡板的第二侧面;拉杆端部伸出基座的圆孔至基座外部,插杆可伸出套环内壁并插入对应位置的刻度指示槽;复位弹簧安装在拉杆上,位于弹簧挡板与腔体外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马凳,进一步,所述拉杆伸出基座的端部安装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马凳,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杆外套,所述支撑杆外套为塑料材质,支撑杆外套的长度大于楼板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支撑杆外套由支撑杆下端套入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马凳可以有效地进行板面钢筋成型保护,有效地控制板厚,提高楼面平整度,减少板面裂缝,降低渗漏风险,提高楼板成型质量,提升交房质量,多功能马镫能够循环重复利用,加工制作时优先考虑钢筋余料,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还可以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马凳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1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医疗废弃物粉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