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9294.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陈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远程测温装置以及模温机;所述模具设置调温管道,所述模温机通过调温循环液管与调温管道连通;所述远程测温装置与模温机电连接;所述远程测温装置的测温点位于模具上。本装置采用红外远程感温传感器对模具进行远程测温,该方式相比于常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增加测温点,从而保证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检测灵活性更高;同时,该方式适用性和通用性更佳,对模具依赖性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尤其涉及注塑中的模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在运行过程中,其模具的温度必须根据注塑产品的品质要求保持在合理范围,超过或低于该合理范围会造成注塑件无法良好成型,从而造成注塑产品的出现缺陷。常规模温的感应检测点通常设置在模温机回水口和出水口处,但是因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无法精确控制模具温度;目前有将检测点设置在模具中以提高检测精度的,但是对于模具依赖性大,适应性和通用性不高,且测温灵活性也不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性好,检测灵活性高的模温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模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远程测温装置以及模温机;所述模具设置调温管道,所述模温机通过调温循环液管与调温管道连通;所述远程测温装置与模温机电连接;所述远程测温装置的测温点位于模具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程测温装置为红外远程感温传感器。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远程测温装置的测温点至少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公模和母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温机采取的调温循环液为水或者调温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温管道中设置若干沿其径向将其隔断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若干通孔。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尺寸大小不一。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通孔内壁设置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好,检测灵活性高的模温控制装置。本装置采用红外远程感温传感器对模具进行远程测温,该方式相比于常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增加测温点,从而保证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检测灵活性更高;同时,该方式适用性和通用性更佳,对模具依赖性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温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模具、11为公模、12为母模、13为调温管道、131为隔板、132为通孔、2为远程测温装置、3为模温机、31为调温循环液管、4为注塑机、41为动模板、42为定模板、43为注塑入胶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一种模温控制装置,包括模具1、远程测温装置2以及模温机3。
其中,模具1包括公模11和母模12,其设置在一注塑机4上;具体的,公模11设置在注塑机4的动模板41上;母模12设置在注塑机4的定模板42上,其还和注塑入胶口43相连通。在动模板41的带动下,实现公模11和母模12的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原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9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混凝土浇筑初期水分蒸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