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用导光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26941.9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纪超;李英;王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纪超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用导光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用导光膜,包括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设置在出光面和底面一侧之间的入光面;出光面上设有平行排布的若干个V形槽结构;底面上设有微结构区和网点区;微结构区较所述网点区靠近所述入光面;微结构区中沿V形槽结构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行第一凸起部;每一行中的第一凸起部的排列方向与入光面平行;每一行中的第一凸起部与相邻行中的第一凸起部交错排列;网点区中沿V形槽结构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行第二凸起部;每一行中的第二凸起部的排列方向与入光面平行;每一行中的第二凸起部与相邻行中的第二凸起部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导光膜发光的均匀性,优化光学效果,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用导光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终端,已成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信息产品。尤其智能终端的出现,带动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热情,智能终端越来越多的应用功能使其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合和时间。这种情形下,人们很有可能在夜晚、或是无光源的情况也需要使用其电子产品。因此,电子产品在无光源的情况下的透光性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电子产品的屏幕内部安装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中包括有导光板,在电子产品内部的发光组件点亮后,光线由导光板的侧面射入,再通过导光板让光线从导光板的正面射出,达到照明效果。一般在导光板上加工有若干个网点,入射导光板的光线经过网点阵列反射、折射传播后,再从导光板中射出,能够提高导光板的发光均匀性,而光效损失小。但是仅靠网点的作用,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仍然不够,为此又需要增加扩散片或者棱镜片,进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光学用导光膜,能够提高导光膜发光的均匀性,优化光学效果,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学用导光膜,包括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设置在出光面和底面一侧之间的入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平行排布的若干个V形槽结构;所述V形槽结构由入光面一侧延伸至与入光面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底面上设有微结构区和网点区;所述微结构区较所述网点区靠近所述入光面;所述微结构区中沿V形槽结构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行第一凸起部;每一行中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排列方向与入光面平行;每一行中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相邻行中的第一凸起部交错排列;所述网点区中沿V 形槽结构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行第二凸起部;每一行中的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排列方向与入光面平行;每一行中的第二凸起部与相邻行中的第二凸起部交错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具有相同的外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斜面和一侧面;所述斜面的倾斜下端与底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侧面围绕斜面的外轮廓设置,且侧面的底部与底面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的倾斜上端在底面上的投影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行数为5-50行。
进一步的,所述入光面的外侧对应设有一发光单元。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膜在出光面上设有V形槽结构,可起到扩散片和棱镜片的作用,使出射光线的亮度均匀,提高了背光模组整体的视觉效果,无需再添加扩散片和棱镜片,降低了背光模组整体的厚度,也减少了材料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面设有微结构区和网点区,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按照大小和疏密程度排列布置,入射光线经过上述微结构区和网点区反射、扩散传播后,能够提高导光膜的发光均匀性,优化光学效果,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纪超,未经吴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6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