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原料自动化制样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25071.3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锐;谢家荣;陈全坤;叶钟林;杨应宝;宋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门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 地址: | 653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自动化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铜原料自动化制样设备,包括:混样缩分机、第一传送带、第一打码机、第二称重传送带、第一机械臂、烘箱、混样研磨机和PLC控制模块,混样缩分机的出料口与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打码机跨设于第一传送带上方;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二称重传送带;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二称重传送带、第一机械臂、混样研磨机、烘箱电连接;第一机械臂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第二端的一侧,第一传送带、混样研磨机及烘箱设置于第一机械臂的抓取范围内。该设备能实现混样、缩分、含水制样全流程机械化、智能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制样操作环境改善,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可减员5‑6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铜原料自动化制样设备,属于铜精矿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矿石经开采选矿后得到铜精矿。为保证铜精矿质量,铜冶炼企业需对进厂铜精矿进行抽样检测。
现有检测过程中,进厂铜精矿经取样,混样缩分,烘烤测水和研磨过筛等环节制成粒度均匀的粉末样品后进行检验检测。
目前,铜冶炼企业进厂铜精矿原料基本依赖人工制样,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人员劳动强度高,每10万吨铜产能规模冶炼企业需要约10名以上的制样人员。另外,铜原料人工制样工作环境差,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例如某年产10万吨粗铜产能的规模型冶炼企业,在铜原料制样方面,每年进厂原料在55万吨左右(原料含铜量为18%左右的铜精矿),每天平均进厂50-60车(每车均重28吨左右)。采用单车取样,制样人员每天大约需制55个样,所需制样岗位人员在12人左右。其中缩分人员5人,负责将30-60Kg样品缩分至1.5Kg;测水人员两人配合将样品放置于105±5℃烤箱中进行烘干测水;制样人员5人将样品研磨并全部过200目标准筛。每天一人仅能制10个左右样品,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铜原料自动化制样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样过程人工依赖程度高、参与人员量大、人工制样效率低,操作时间长,连续制样测量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铜原料自动化制样设备,包括:混样缩分机、第一传送带、第一打码机、第二称重传送带、第一机械臂、烘箱、混样研磨机和PLC控制模块,
混样缩分机的出料口与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一打码机跨设于第一传送带上方;
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二称重传送带;
PLC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称重传送带、第一机械臂、混样研磨机、烘箱电连接;
第一机械臂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第二端的一侧,第一传送带、混样研磨机及烘箱设置于第一机械臂的抓取范围内。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机械臂、第二传送带、第二打码机,第二打码机跨设于第二传送带上方;第二传送带的第一端靠近混样研磨机的一侧设置;
第二机械臂设置于第二传送带的第一端上;
混样研磨机、第二传送带处于第二机械臂的抓取范围内。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称重传送带;第一称重传送带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上,并与混样缩分机的出料口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备用样品箱,备用样品箱设置与第一传送带第一端的一侧。
优选地,混样缩分机的出料口与第一传送带通过管路连接,连接管道包括:第一管路和绞龙输送机,绞龙输送机的一端与混样缩分机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管路相连通;
第一管路上设置计量阀。
优选地,还包括:绞龙电机,绞龙电机与绞龙输送机内螺杆电连接;
绞龙电机与PLC控制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门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易门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5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管理用救援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快速带气堵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