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厂多因素的自动加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23917.X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华;李俊菀;孟龙;李健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51/00;F04B15/00;F04B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厂 因素 自动 控制系统 | ||
一种发电厂多因素的自动加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自动加氨控制柜、加氨箱、加氨计量泵、水系统浓度计或电导率仪;通过自动加氨控制柜中的PLC采集水系统流量,利用PLC中的判断块判断当前水系统流量所处流量分段,然后给出初始前馈频率;运行人员人机界面上手动输入当前加氨计量泵冲程和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PLC采集加氨箱浓度或电导率、加氨计量泵冲程和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后,计算出多因素系数;PLC采集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当前值,算出PID输出频率。本实用新型克服发电厂水系统流量变化、加氨箱浓度或电导率变化、计量泵冲程变化、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实现水系统加氨的自动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水系统加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厂多因素的自动加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厂水系统加氨的控制方式主要是运行人员根据水系统流量、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的变化进行手动调整加氨计量泵频率,不仅给运行人员造成巨大的工作量,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的波动也很大。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偏低会造成发电厂热力设备的腐蚀,电导率偏高会造成加氨浪费或精处理运行周期短。
目前常见的自动加氨控制方法,只是通过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信号进行PID控制算法进行调节。由于水系统加氨系统属于“大滞后”系统,水系统流量或加氨计量泵频率变化到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发生变化,通常要经过15分钟,无法仅仅通过PID控制算法进行调节,这种自动加氨的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的波动范围与手动加氨方式相当。而且当加氨箱浓度、加氨计量泵冲程和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发生变化时,自动加氨的控制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厂多因素的自动加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克服发电厂水系统流量变化、加氨箱浓度或电导率变化、计量泵冲程变化、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实现水系统加氨的精确自动控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厂多因素的自动加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发电厂水系统管道上的水系统浓度计或电导率仪4,与发电厂水系统管道连通的加氨箱2,加氨箱2与发电厂水系统管道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加氨计量泵3;所述加氨箱2包括药箱2-1以及设置在药箱2-1内的浓度计或电导率仪2-2;还包括自动加氨控制柜1,所述自动加氨控制柜1包括控制柜体1-1,安装在控制柜体1-1的PLC1-2,与PLC1-2相连接的人机界面1-3;所述PLC1-2与水系统浓度计或电导率仪4、药箱2-1内的浓度计或电导率仪2-2和加氨计量泵3连接。
所述一种发电厂多因素的自动加氨控制系统的自动加氨控制方法,运行人员在人机界面1-3上手动输入当前加氨计量泵冲程和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PLC1-2采集发电厂水系统流量、加氨箱当前浓度或电导率、加氨计量泵当前冲程、发电厂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设定值、发电厂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当前值,通过自动加氨数学控制模型,PLC1-2实时给出加氨计量泵频率,最终实现加氨控制的自动控制;加氨箱当前浓度或电导率由设置在药箱2-1内的浓度计或电导率仪2-2测定,发电厂水系统浓度或电导率当前值是由设置在发电厂水系统管道上的水系统浓度计或电导率仪4测定。
所述自动加氨数学控制模型为,加氨计量泵频率=初始前馈频率×多因素系数+PID输出频率。
所述的初始前馈频率,将水系统流量的0~100%分成若干个流量分段,通过自动加氨控制柜1中的PLC1-2采集发电厂水系统流量,利用PLC1-2 中的判断块判断当前水系统流量所处流量分段,然后给出对应的初始前馈频率;发电厂水系统流量分段和初始前馈频率在表1中列出;
表1水系统流量分段与对应的初始前馈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3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轨枕横向抗力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预制砖胎膜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