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3284.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琼;钟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水金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B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樵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预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包括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所述墙块本体两个面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边槽,且墙块本体其中一面的边槽贴合连接有第一拼接框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包裹在墙块本体的两个面,使得墙块本体两个面边缘处的边槽分别与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的连接槽契合连接,再通过螺栓贯穿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拐角处的通孔,促使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组合成拼接的整体,通过将两个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构成的整体以插条和插槽插接的方式,便于多个墙块本体快速拼接,从而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现有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一般需要在墙块生产过程中加设连接构件,以便于进行多个墙块间的拼接,而这种加工方式,导致墙块生产效率低。
为此,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用以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包括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所述墙块本体两个面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边槽,且墙块本体其中一面的边槽贴合连接有第一拼接框架,并且墙块本体另一面的边槽贴合连接有第二拼接框架,所述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侧面的两面均焊接有插条,且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侧面的另两面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表面的拐角处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通孔,且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的通孔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表面的中间位置均贯通开设有矩形结构的通槽,所述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的内表面均对应墙块本体开设有连接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的侧面均设置有两个插条和插槽,且两个插条和插槽呈L型排布在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的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墙块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腔,且多个通腔内均填充有橡塑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插条、插槽、边槽、连接槽、螺栓、通槽、通孔和第二拼接框架构成墙块本体拼接组件,通过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包裹在墙块本体的两个面,使得墙块本体两个面边缘处的边槽分别与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的连接槽契合连接,再通过螺栓贯穿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拐角处的通孔,促使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组合成拼接的整体,通过将两个墙块本体、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构成的整体以插条和插槽插接的方式,便于多个墙块本体快速拼接,从而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的多个墙块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块结构的第一拼接框架和、第二拼接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水金,未经钟水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3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力硅胶布
- 下一篇:一种药学试管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