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继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23242.9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郏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盛元电子器件厂 |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54;H01H50/18 |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李鑫 |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电磁铁、衔铁、第一触点簧片和第二触点簧片;第一触点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第二触点簧片上设置有常开触点;衔铁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电磁铁可吸引下端部从而带动上端部运动,上端部可推动第一触点簧片,使得动触点与常开触点接触;下端部为楔形;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楔形衔铁,使得衔铁推动触点簧片的推力更大;进而使得动触点与常开触点的接触更加紧密,减小接触电阻值,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并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控制器件,电磁式继电器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片的弹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触点簧片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现有电磁式继电器为了增大衔铁推动动触点的拉力,都是采用增大线圈的电流,或者增加线圈的匝数,而增大电流就会增加线圈功耗,不利于节能减排,而增加匝数会消耗更多的电线;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的电磁式继电器,该继电器采用常规的衔铁,不能充分利用线圈产生的磁力,产生的推动动触点的力偏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如何提高衔铁推动动触点的推力。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电磁铁、衔铁、第一触点簧片和第二触点簧片;
第一触点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第二触点簧片上设置有常开触点;
衔铁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电磁铁可吸引下端部从而带动上端部运动,上端部可推动第一触点簧片,使得动触点与常开触点接触;
下端部为楔形。
其中,新型继电器还包括第三触点簧片,第三触点簧片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三触点簧片上设置有常闭触点,当电磁铁未通电时,常闭触点与动触点接触。
其中,电磁铁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绕在铁芯上。
其中,新型继电器还包括推动块;
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吸引下端部,下端部带动上端部,使得上端部推动推动块,推动块推动第一触点簧片,进而使得动触点与常开触点接触。
其中,下端部包括接触面和下斜面,当电磁铁通电时,接触面与铁芯接触,接触面与下斜面的夹角的角度为5°~30°。
其中,接触面与下斜面的夹角的角度为13°。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楔形衔铁,使得衔铁推动触点簧片的推力更大;进而使得动触点与常开触点的接触更加紧密,减小接触电阻值,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并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衔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力数据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力数据图2。
图中:1为安装架;2为衔铁;3为推动块;4为第一触点簧片; 5为第二触点簧片;6为第三触点簧片;7为铁芯;8为线圈;21为上端部;22为下端部;221为接触面;222为下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盛元电子器件厂,未经宁波市鄞州盛元电子器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3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微波整流天线
- 下一篇:一种带有网络固线器的机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