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9749.7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梅;马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雪梅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A61L2/04;A61L2/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张弥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临床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器材消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包括柜体和直杆,所述柜体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柜体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柜体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柜体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柜体前端设置有柜门,所述柜体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杆上的压板以及直杆上的弹簧,使压板对拔罐器材进行限定,解决了蒸煮时拔罐器材发生碰撞破损的问题,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器材消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拔罐器材通常采用蒸煮消毒,但是消毒过程中无法对拔罐器材进行限定,导致拔罐器材容易发生碰撞破损,从而影响下次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包括柜体和直杆;
所述柜体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柜体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柜体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柜体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柜体前端设置有柜门,所述柜体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圆形;
所述柜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直杆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直杆上端贯穿柜体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放置板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直杆与通槽滑动连接,所述直杆下端套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下表面设置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腿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柜门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开关经外部电源与电热丝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杆上的压板以及直杆上的弹簧,消毒时,先打开柜门,再拉动直杆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再把拔罐器材放在放置槽内,然后松开直杆,根据弹簧回弹性,弹簧推动直杆向下移动,使压板对拔罐器材进行限定,解决了蒸煮时拔罐器材发生碰撞破损的问题,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板下表面设置有海绵垫,便于通过海绵垫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压板损伤拔罐器材,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腿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便于通过橡胶垫增加支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装置发生移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用消毒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雪梅,未经马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稳定性的试剂瓶
- 下一篇:一种蓖麻发酵用搅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