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温板的新型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9562.7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0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宇;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达创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温板 新型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温板的新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中空透明的检测箱体(1);检测箱体的顶部开口,且覆盖式粘接有密封块(2)密封块的中部,具有纵向分布的均温板放入缝隙(3);均温板放入缝隙中,用于垂直放入有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均温板(4);当均温板放入均温板放入缝隙中时,均温板顶部中间位置相连的鼠尾管(5)向上外露于密封块的顶面;位于检测箱体内的均温板外表面与检测箱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白色的预设蓬松物;中空的鼠尾管的下端开口,与均温板的内部空腔相连通;鼠尾管的上端开口,与外部吹气装置的出气口相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判断出均温板的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均温板的新型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面上电子元器件功耗越来越大,封装程度越来越微型化,在狭小空间中,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与其产生的高热流密度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关系到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均温板因其在导热方面的二维特性,适用于狭小空间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如笔记本电脑、电脑工作站和网路服务器,特别是5G时代的手机,其特点是结构更小巧,功能更强大,工作元件的发热量更高,因此需要更高效率的热传导方式,因而均温板将在5G时代有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对均温板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均温板的密封性,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现在使用的均温板的气密性检测方法为:将均温板放置到水槽中,然后通过均温板自身安装的鼠尾管往里吹气,通过观察水里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均温板的气密性。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需要在后期,再对均温板进行烘干处理,这样容易在均温板的表面产生水渍,影响产品的外观,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新的技术,不会像现有技术一样在均温板的表面产生水渍,能够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方便快捷的判断出均温板的气密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均温板的新型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的新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中空透明的检测箱体;
检测箱体的顶部开口,且覆盖式粘接有密封块;
密封块的中部,具有纵向分布的均温板放入缝隙;
均温板放入缝隙中,用于垂直放入有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均温板;
当均温板放入均温板放入缝隙中时,均温板顶部中间位置相连的鼠尾管向上外露于密封块的顶面;
位于检测箱体内的均温板外表面与检测箱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白色的预设蓬松物;
中空的鼠尾管的下端开口,与均温板的内部空腔相连通;
鼠尾管的上端开口,与外部吹气装置的出气口相密封连接;
外部吹气装置,用于通过鼠尾管,向均温板内部空腔输送高压的空气。
其中,均温板放入缝隙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均温板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其中,均温板放入缝隙的横向宽度,大于均温板的横向厚度;
均温板放入缝隙的纵向宽度减去检测箱体的前后侧壁的厚度之差,大于均温板的纵向宽度。
其中,检测箱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的箱体。
其中,密封块包括左右横向间隔分布的两条密封条;
密封条的底面,与检测箱体的顶部相粘接。
其中,密封条为M自粘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达创传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达创传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的LED车展灯
- 下一篇:一种操作简便的桥梁缆索检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