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19165.X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C02F1/04;C02F1/16;C02F1/20;C01C1/02;F28D21/00;C02F10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孙翠贤;丁芸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煤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其中,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焦炉和蒸氨塔;所述焦炉的上升管包括上升管本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升管本体内;所述换热管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换热管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蒸氨塔相连;所述第一支管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换热管入口蒸氨废水流量的流量表和用于调节所述换热管入口蒸氨废水流量的调节阀;所述第二支管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换热管出口蒸氨废水温度的测温表。通过本方案可以降低氨水在蒸氨塔中精馏获取氨气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焦炉生产的过程中,焦炉荒煤气初冷形成氨水,其中大部分用作循环氨水,多余外排的部分称剩余氨水。为了提取利用剩余氨水中的氨,将剩余氨水送到蒸氨塔中精馏,在塔顶得到浓氨气,塔底得到含氨较少的蒸氨废水。
目前,通常采用管式炉或再沸器加热蒸氨塔底的蒸氨废水,使蒸氨废水汽化为饱和蒸汽,返回蒸氨塔底为蒸氨塔提供蒸馏热量。其中,管式炉以煤气作为加热的热源,需要消耗大量的煤气资源;而再沸器以蒸汽作为加热的热源,也需要消耗大量蒸汽资源。
由于采用管式炉或再沸器加热蒸氨废水,会消耗大量煤气资源或蒸汽资源,使得氨水在蒸氨塔中精馏获取氨气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系统,用以降低氨水在蒸氨塔中精馏获取氨气的成本。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焦炉和蒸氨塔;
所述焦炉的上升管包括上升管本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升管本体内,用于吸收流经所述上升管本体的荒煤气的热量;
所述换热管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换热管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蒸氨塔相连,用于使所述蒸氨塔底的蒸氨废水自所述第一支管输入所述换热管进行加热后,通过所述第二支管输出回所述蒸氨塔底;
所述第一支管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换热管入口蒸氨废水流量的流量表和用于调节所述换热管入口蒸氨废水流量的调节阀;所述第二支管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换热管出口蒸氨废水温度的测温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管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换热管入口开关的第一切断阀;所述第二支管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换热管出口开关的第二切断阀。
可选地,所述焦炉包括多个碳化室,每个碳化室的上升管均包括一个所述换热管;
多个所述换热管的入口端所连接的第一支管接入同一蒸氨废水入口主干管;所述蒸氨废水入口主干管与所述蒸氨塔相连;
多个所述换热管的出口端所连接的第二支管接入同一蒸氨废水出口主干管;所述蒸氨废水出口主干管与所述蒸氨塔相连。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蒸氨废水入口主干管和蒸氨废水出口主干管均采用耐高温及耐蒸氨废水腐蚀性的管材制成。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为列管、螺旋盘管或套管。
可选地,所述上升管本体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换热管的入口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上升管本体,与所述第一支管相连;
所述换热管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上升管本体,与所述第二支管相连。
可选地,所述上升管本体的上升管盖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或者,所述上升管本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电容柜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退火材垫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