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9150.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8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宜斌;许二丰;张冉;王牧苏;高光明;田星伟;邢晗;徐敬明;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28;F01N3/035;F01N3/2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柴油发动机 排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DOC总成、DPF总成、混合器总成、SCR/ASC总成和尾管;所述DOC总成、DPF总成和混合器总成之间通过V型卡箍连接;所述混合器总成、SCR/ASC总成和尾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DOC总成、DPF总成、混合器总成和SCR/ASC总成上均设有支架附件;所述支架附件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氮氧传感器和/或压差传感器,各个传感器之间通过集成线束相连,并集成在一个插接口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锈钢缠绕网结构,增加了尿素的破碎,能够显著降低尿素结晶风险;通过DOC+DPF+混合结构+SCR/ASC技术路线,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使其满足国六排放标准;通过V型卡箍连接处缩径,降低了后处理装置的最大直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发动机尾气排放净化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符合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发动机是目前发动机研发的主要方向。国六柴油发动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多为氧化催化单元(DOC)/颗粒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CR)和氨氧化催化单元(ASC)串联组合而成,相比国五标准仅有SCR零件成本和占用整车空间均发生较大变化。为满足整车中后处理离地高度的布置要求,轻量化要求,抗结晶性能要求,需开发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能够使得排气和尿素充分均匀混合,从而提供的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装置,满足整车排放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DOC总成、DPF总成、混合器总成、SCR/ASC总成和尾管;所述DOC总成、DPF总成和混合器总成之间通过V型卡箍连接;所述混合器总成、SCR/ASC总成和尾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DOC总成、DPF总成、混合器总成和SCR/ASC总成上均设有支架附件;所述支架附件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氮氧传感器和/或压差传感器,各个传感器之间通过集成线束相连,并集成在一个插接口上。
进一步,所述DOC总成包括锥盖、网孔隔板、第一催化腔和第一连接口;所述安装在第一催化腔的一端,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网孔隔板安装在第一催化腔内部。
进一步,所述DPF总成包括第二催化腔及其两端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气流从第二连接口进入到第二催化腔中,并从第三连接口流出。
进一步,DOC总成上的第一连接口和DPF总成上的第三连接口均为驼峰状,其能够与DPF总成上的喇叭状第二连接口和混合器总成上的第四连接口通过V型卡箍相连。
进一步,所述混合器总成包括外层筒体、内层筒体、混合芯管、不锈钢缠绕网、进气隔板、扰流板、堵盖和喷嘴底座;所述混合芯管底部焊接不锈钢缠绕网,所述混合芯管和不锈钢缠绕网的组合体横向安装在内层筒体,所述内层筒体的一端安装有堵盖;所述内层筒体安装在外层筒体内;所述内层筒体与外层筒体之间安装有进气隔板;所述外层筒体位于堵盖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扰流板;所述混合芯管顶部的外层筒体上焊接有喷嘴底座,所述喷嘴底座上安装有尿素喷嘴。
进一步,所述不锈钢缠绕网由不锈丝网柱编织成具有波峰、波谷状层层缠绕的结构;缠绕方向为逆时针或顺时针
进一步,所述集成线束将氮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电磁喷嘴的插接口汇总到一起,将原来的四个接口汇总成一个插接口。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DOC+DPF+混合结构+SCR/ASC技术路线,整体呈一字型结构,体积小,方便于整车布置;重量相比于S型和箱式轻,有利于降低整车油耗,提升燃油经济性。
2、混合器总成中内部的混合腔可形成高速旋转气流,使尿素溶液与尾气混合更均匀,有效降低尿素结晶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夹紧台
- 下一篇:一种360°视野前铲后挖两头忙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