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中二氧化硫深度脱除协同气态重金属硒高效脱除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17675.3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9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韩长民;陈超;薛菲;张轶;邹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96;B01D53/50;B01D53/6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二氧化硫 深度 脱除 协同 气态 重金属 高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硫深度脱除协同气态重金属硒高效脱除的装置,包括脱硫塔、循环泵、臭氧发生装置、氧化风机、石灰石浆液制备装置和pH控制装置,臭氧发生装置用于生成强氧化物质臭氧,氧化风机用于鼓入空气,臭氧发生装置生成的臭氧与氧化风机鼓入的空气混合后形成强制氧化气体,并将强制氧化气体输入至氧化浆池内,石灰石浆液制备装置用于向氧化浆池内补充用于吸收SO2和SeO2的石灰石浆液;pH控制装置用于测量氧化浆池内的浆液pH值,并反馈给调节控制回路调节石灰石浆液制备装置的石灰石浆液供应量,控制氧化浆池内浆液在pH 5.4~6.4的范围内运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脱硫装置对气态重金属Se的高效协同脱除,实现过程既简单又经济,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脱硫和重金属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煤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耗占达六成以上。但是由于煤中物质成分复杂,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和烟尘等常规污染物,痕量重金属如汞(Hg)、硒(Se)、砷(As)等也会以气态或颗粒态等形式迁移至烟气中,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式,我国在电力行业以及钢铁、有色、建材等非电行业逐步推出了烟气超低排放政策,加强对常规污染物SO2、氮氧化物和烟尘等的控制。同时,国家也出台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加强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因此,脱硫装置作为传统烟气污染物处理工序的末端设备,对其SO2脱除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提高其对部分重金属的协同脱除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前烟气脱硫技术仍以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为主,其在我国烟气治理市场的占有率达85%以上,主要技术原理是利用廉价的石灰石浆液吸收SO2,吸收反应产物以亚硫酸盐(包含亚硫酸氢盐)为主,然后再将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最后通过结晶提纯等过程使副产物(石膏)资源化。对于该工艺原理来说,在吸收区需较高pH值以利于SO2吸收,在氧化区需较低pH值以利于亚硫酸盐的氧化。由于用于吸收SO2的浆液与用于氧化的浆液是相互联通的,为兼顾吸收和氧化的效果,保证脱硫副产物(石膏)的纯度,传统工艺中浆液pH值最高采用5.4~5.8。提高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脱硫效率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新增串联塔等方式可以增加烟气在吸收区的停留时间。如申请号为201210423242.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两级吸收塔串联布置,增加吸收反应的停留时间。但是双塔布置不仅新增占地,而且投资成本、运行费用等均比单塔脱硫技术更高。
2)优化塔内气液分布、改进喷嘴性能等强化气液传质效果。如申请号为201580016531.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旋汇耦合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及其脱硫除尘方法,通过设置一层旋汇耦合装置,强化气液接触。但是该方法提高了脱硫装置的运行阻力,且并未提升脱硫浆液运行过程中的pH值,从SO2吸收角度而言传质阻力并未降低,深度脱硫效率受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7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