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4910.1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炫煜;韦活成;王灿;陈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45/41;B62J25/00;B62K15/00;B62M7/12;B62K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架、车轮和脚踏装置,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脚踏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上,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姿态变化,以根据姿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动车运行;把手结构,设置在车架上;把手结构包括把手组件和限位件,把手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其中,把手组件为两个,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两个把手组件之间,限位件具有与把手组件卡接的限位位置和避让把手组件的避让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机交互电动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车通过骑行者的手对车辆进行加速或减速等操作,经长时间骑行,手腕或手指容易出现酸痛感,并且由于此种操纵方式占用了人体的双手,遇到突发交通情况时,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注意力,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人机交互电动车不再需要人手控制,而是通过使用者的姿态对车辆进行加速或减速等操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代步工具,广受用户喜爱。
相关技术中的人机交互电动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独轮车,另一种为具有并排设置在人体两侧的两个车轮的双轮车。独轮车存在学习门槛较高的问题,当使用者平衡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从车上摔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排设置双轮的双轮车遇到坑、坎等不平路面时,人也容易从车上摔下,而位于人体两侧的车轮导致使用者无法及时将双脚踩至地面以保持平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车把手的折叠过程繁琐,折叠结构晃动,可靠性较低,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甚至会给用户带来不安全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机交互电动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架、车轮和脚踏装置,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脚踏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上,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姿态变化,以根据姿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动车运行;把手结构,设置在车架上;把手结构包括把手组件和限位件,把手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其中,把手组件为两个,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两个把手组件之间,限位件具有与把手组件卡接的限位位置和避让把手组件的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把手组件上设置有卡接槽,一个把手组件的卡接槽和另一个把手组件的卡接槽相对设置;当限位件对把手组件进行限位时,限位件的一端卡设在一个把手组件的卡接槽内,限位件的另一端卡设在另一个把手组件的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把手结构还包括:安装壳体,两个把手组件相对设置在安装壳体的两端;复位件,设置在安装壳体上,复位件的复位端用于与限位件连接,以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对限位件进行复位。
进一步地,把手结构还包括:驱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壳体上,驱动件的驱动端与限位件驱动连接,以使驱动件通过限位件带动两个把手组件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驱动本体、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均设置在驱动本体上,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间隔设置,第一驱动板用于与限位件驱动连接,第一驱动板形成驱动端,第一驱动板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安装腔内;第二驱动板设置在安装腔外。
进一步地,安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二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连接,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形成T形结构。
进一步地,电动车还包括:轮毂电机,轮毂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组件外侧的转子组件,车轮的轮胎与转子组件连接,定子组件的定子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力反馈机构,力反馈机构连接在定子轴和脚踏装置之间,以使定子轴和脚踏装置在力反馈机构的传动作用下均沿顺时针同步转动或均沿逆时针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4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全自动陶瓷滚压成型线
- 下一篇:一种废铝回收熔炉用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