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14459.3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孝伟;代文亮;伊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芯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057 | 分类号: | H01L23/057;H01L23/10;H01L2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c 芯片 双面 陶瓷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属于芯片陶瓷封装技术领域。包括陶瓷基板和FC芯片,陶瓷基板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均设有FC芯片,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壁通过锡球与FC芯片固定,FC芯片与锡球之间还填充有点胶层,陶瓷基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植球。通过在陶瓷基板两侧面挖腔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分别安装有FC芯片,使得陶瓷基板的封装空间变大,提高了陶瓷封装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了陶瓷封装的外形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芯片陶瓷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芯片种类被开发出来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需求,其中FC芯片是为现阶段封装所使用的主流芯片之一。然而现有的FC芯片的陶瓷封装结构由于内部空间小,存在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FC芯片陶瓷封装结构由于内部空间小,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包括陶瓷基板和FC芯片,所述陶瓷基板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均设有FC芯片,所述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壁通过锡球与FC芯片固定,所述FC芯片与锡球之间还填充有点胶层,所述陶瓷基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植球。
优选的,所述上空腔的尺寸为2cm×2cm~4cm×4cm,所述上空腔的深度为2~5mm。
优选的,所述下空腔的的尺寸为1cm×1cm~2cm×2cm,所述下空腔的深度为2~5mm。
优选的,所述上空腔内设有至少一个FC芯片,所述下空腔内内设有至少一个FC芯片。
优选的,所述陶瓷基板在上空腔的一面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陶瓷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上空腔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盖板中心相对于上空腔向外突出。
优选的,所述陶瓷基板侧面设有焊接层,所述盖板与陶瓷基板的接触面在焊接层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包括陶瓷基板和FC芯片,陶瓷基板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均设有FC芯片,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壁通过锡球与FC芯片固定,FC芯片与锡球之间还填充有点胶层,陶瓷基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植球。通过在陶瓷基板两侧面挖腔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分别安装有FC芯片,使得陶瓷基板的封装空间变大,提高了陶瓷封装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了陶瓷封装的外形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的内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的内部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FC芯片的双面挖腔陶瓷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陶瓷基板;2、焊接层;3、上空腔;4、下空腔;5、FC芯片;6、锡球;7、点胶层;8、盖板;9、植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芯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芯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4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稳定的高频线缆
- 下一篇:一种红花果球定位试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