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2503.7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8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允琛;钱泽恺;陈晟杰;黄照明;杜传健;欧剑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诚盛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5/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陈顺添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隔热 防水 楼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和至少一块设于混凝土楼板上的保温隔热防水板,保温隔热防水板包括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的上表面设有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强层,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强层内设置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保温隔热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向上内凹的填充凹槽,保温隔热防水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混凝土楼板相紧贴的界面层,且混凝土楼板具有延伸至填充凹槽内以阻止保温隔热防水板与混凝土楼板相分离的混凝土填充部。以上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的构造非常简单,且通过混凝土填充部与填充凹槽的配合将混凝土楼板和保温隔热防水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连接稳固,降低了空鼓开裂隐患,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大量绿色节能的建筑得以建造。屋面是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实现承重、保温、防水等功能,目前,屋面构造主要分为正置式防水屋面和倒置式防水屋面两种。
参见图1,正置式防水的屋面即防水层设置在保温层上面,正置式防水的屋面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结构层11’、找坡找平层12’、隔气层13’、保温层14’、防水层15’和保护层 16’;参见图2,倒置式防水的屋面即防水层设置在保温层下面,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结构层11’、找坡找平层12’、防水层15’、保温层14’和保护层16’。无论是正置式还是倒置式的屋面都需要逐层地制作而成,其制造工序繁琐,而且难以保证各层材料的厚度尺寸、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层材料之间的连接稳固度等等,尤其是因为各层材料的特性不同,致使各层材料之间容易出现空鼓脱离的现象,保温效果容易劣化,而且整体防水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的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该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可减少施工工序,降低安全隐患,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和至少一块设于混凝土楼板上的保温隔热防水板,所述保温隔热防水板包括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的上表面设有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强层,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强层内设置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保温隔热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向上内凹的填充凹槽,所述保温隔热防水板的下表面设有增强混凝土楼板与保温隔热层粘结力的界面层,且所述混凝土楼板具有延伸至所述填充凹槽内以阻止所述保温隔热防水板与混凝土楼板相分离的混凝土填充部。以上结构的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的构造非常简单,在混凝土土楼板浇注后固化过程中覆盖在上面的保温隔热防水板发挥保湿作用,降低混凝土土楼板开裂风险,而且通过混凝土填充部与填充凹槽的配合将混凝土楼板和保温隔热防水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连接结构非常稳固,降低了空鼓开裂隐患,而且保温隔热防水楼板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水等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填充凹槽为开设在所述保温隔热层上且开口向下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保温隔热层的相对的两侧边。以上结构的填充凹槽有助于混凝土能够顺畅地进入填充凹槽内,而且确保了混凝土填充部的结构强度,保障了混凝土楼板与保温隔热防水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由于燕尾槽的开口小、底部大,因此,混凝土填充部与填充凹槽之间可以保持咬合的状态,防止混凝土楼板与保温隔热防水板沿竖直方向相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隔热层沿其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燕尾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温隔热层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燕尾槽,所有燕尾槽呈多行多列的网状分布,相应地,混凝土楼板的上表面也形成网状分布的混凝土填充部,进而提高混凝土楼板与保温隔热防水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某一位置的保温隔热防水板与混凝土楼板之间发生空鼓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诚盛建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诚盛建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2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