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医生智能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0729.3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5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博纳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318;A61B5/339;A61B5/28;A61B5/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永来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乌***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医生 智能 检测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家庭医生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心电传感器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心电传感器包含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可拆卸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上相互远离的一端;心电检测部与温度检测部通过电导线电性连接。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智能体温计在使用的过程中病人要持续将握住温度计的手伸到另一个腋窝处,而病人在进行心电检测的过程中需保持静止,从而存在病人自我检测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家庭医生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体温计功能单一,不能测量其他心电、心律等数据。也不能将体温、心电、心律等数据测量后保存、上传到网络服务平台。患者日常体温、心电、心律、数据保存到服务平台,有利于医生诊治患者时提供很好的数据参考,利于诊断。
授权公告号为CN2051076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心电的智能体温计,包含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处理器用于数据处理。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使用者体温数据。心电传感器用于测量使用者的心电数据。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数据、连接其他功能模块,显示模块用于相关信息。
检测心电的智能体温计的心电传感器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测温探头端,第二电极位于另一端。使用时,第一电极置于腋窝,另一只手握住第二电极,形成单导通路,即可进行心电测量。通过心电测量可以了解使用者心律,发现心律不齐等问题。
上述方案中虽然解决了温度计功能单一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智能体温计在使用的过程中病人要持续将握住温度计的手伸到另一个腋窝处,而病人在进行心电检测的过程中需保持静止,从而存在病人自我检测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家庭医生智能检测设备,解决现有的智能体温计在使用的过程中病人要持续将握住温度计的手伸到另一个腋窝处,而病人在进行心电检测的过程中需保持静止,从而存在病人自我检测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生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心电传感器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心电传感器包含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上相互远离的一端;心电检测部与温度检测部通过电导线电性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
1、利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测量温度的同时测量心电数据的结构和原理均采用现有技术;
2、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可拆卸连接,从而病人在测量时可以平躺,将心电检测部上的第二电极伸入一侧的腋窝后利用手臂的力量将心电检测部夹住,从而另一只手可以握住温度检测部上的第一电极,从而病人的两只手可平放在身体的两侧。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智能体温计相比,现有的智能体温计相比在使用的过程中病人要持续将握住温度计的手伸到另一个腋窝处,而病人在进行心电检测的过程中需保持静止,从而导致病人自我检测不便;而本申请方案中通过使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可拆卸连接,并且使心电检测部与温度检测部通过电导线电性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将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分离,方便病人平躺并且可将两只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从而方便病人的自我检测,使用完毕后将温度检测部和心电检测部连接在一起方便收纳和携带。
进一步,所述心电检测部与温度检测部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为常见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博纳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博纳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0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