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力冲挖清淤辅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9086.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曾亿忠;胡义新;向一明;陈丹;李文俊;王永峰;刘炎;谢飞;李琴;向延喜;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B01D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梅辰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清淤 辅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治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力冲挖清淤辅助结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底面开挖有渗水沟;所述渗水沟纵横交错布置形成均匀分布于池体底面的框格式结构,渗水沟底部铺设有无纺土工布;所述无纺土工布上依次堆叠有多层不同粒径的且由下至上粒径依次减小的碎石层。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结构简单,可快速将泥浆中的水渗出,加速水泥分离速度,提高泥浆沉淀的效率,避免了污染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治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力冲挖清淤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沉淀池,主要有平流式,辐流式以及斜管斜板式沉淀池,其主要利用原理是在层流环境下,悬浮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水中沉淀至水底的过程。其反应前需要进行絮凝反应,使小颗粒悬浮物在自身或者药剂作用下形成大颗粒,从而加速其沉降速度。在工期要求较紧的工程项目中,常采用体积和表面积较大的沉淀池以提高效率,占地面积大,材料成本高,而后期进行环境恢复时也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力冲挖清淤辅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力冲挖清淤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底面开挖有渗水沟;所述渗水沟纵横交错布置形成均匀分布于池体底面的框格式结构,渗水沟底部铺设有无纺土工布;所述无纺土工布上依次堆叠有多层不同粒径的且由下至上粒径依次减小的碎石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纺土工布布置于所有碎石层的两侧以及位于最下层碎石层的底部和最上层碎石层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多堵隔离土墙;所述隔离土墙为一端连接于池体侧壁,另一端与池体相对一侧侧壁之间留有过流间隙的竖直墙体,多个隔离土墙的过流间隙交错布置在池体内形成折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多堵隔离土墙;相邻隔离土墙之间设置有用于减缓水流流速和拦截悬浮泥块的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下端连接池体底面、两侧连接相邻两侧隔离土墙。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沟纵横交错布置形成多个区隔,位于区隔内的池体底面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倾斜坡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沟的两端超出池体延伸至池体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进口一侧设置有用于减缓进入池体水流流速的消力池;所述消力池与池体进口一侧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出口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从池体流出污水进行絮凝的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与池体出口一侧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沉淀池的底面开挖渗水沟,渗水沟内的无纺土工布和多层碎石层能够将池体中的泥浆水分渗出,加速泥浆的沉淀过程,渗水沟结构简单,配合池体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沉淀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纺土工布将碎石层包裹起来,避免泥浆堵塞碎石层的缝隙,降低甚至破坏碎石层的渗水透水功能;
3、本实用新型在池体内设置多堵隔离土墙,利用隔离土墙在池体内形成折流式的栅格结构,能够大幅度提升泥浆流动行程,增加泥浆在池体中停留时间,提高沉淀效果;
4、本实用新型在相邻隔离土墙之间设置隔离网,通过隔离网拦截漂浮的泥块或是杂物,避免这些杂物泥块进入到后续澄清液的处理流程,且隔离网能够进一步减缓泥浆流速,增强沉淀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池体底面为倾斜坡面结构,便于池体内的水流向渗水沟内汇集,加速渗水过程;
6、本实用新型将渗水沟形成的框格式结构设计的超出池体的范围,这样能够方便将池体内渗水快速排出;
7、本实用新型在池体进口一侧设置消力池,通过消力池减缓流速延长泥浆在池体内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9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种植穴的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人工潜流人工湿地